• 首页
    >代表工作>议案建议
  • 关于加强慢性病防控的建议——加强慢病防控,合力推进健康建设
  • 发布日期:2018-07-24
  • 浏览次数: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为代表的慢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的趋势,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头号健康威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慢性病发病和防控现状

    1、慢性病发病井喷,治疗费用大幅提升。

    我国从2005年始进入“慢性疾病时代”,慢性病形势与行为危险因素状况已经到了“井喷”时代,我市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仅柯桥区统计,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区管理高血压患者146504人、糖尿病患者40439人,2017年成人高血压患者新发4781人,糖尿病新发2269人 ,肿瘤新发2238人,脑卒中新发1939人,慢性病为全区居民的最主要死因,2016占总死亡病例数的82.25%,慢性病快速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这不仅威胁劳动力人口健康,也是造成医疗费用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1985年至2005年的20年时间,医疗成本增加了70%,而在2006年至2015年的10年里,医疗成本则增加了200%-300%,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慢性病支出大幅增长,整个社会面临的关键问题变成如何控制医疗成本的不断攀升,因慢性病而损失的国民收入将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 。

    2、老百姓重治轻防,防控意识薄弱。

    随着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逐渐成为威胁居民群众健康的主要病种。由于老百姓“重治轻防”观念根深蒂固,缺乏“上医治未病”的理念,大部分人对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加上对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知晓率总体偏低,无法在短期内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慢性病发病率得不到有效控制。

    3.大医院开始启动,联防联控不够完善。

    目前慢性病防治工作仍缺乏足够的社会动员与政策支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主战场作用未有效发挥,社区责任医生的守门人制度未能有效建立,责任医生与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社区责任医生管理的重点仍然停留在以病人管理为主,尚难提供全程的、全方位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与服务。

    二、推进我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转变观念,提升高度。

    把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作为建设“健康绍兴”的重要抓手,政府搭建平台,以创建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等项目为切入点,举办“健康文化节”、“健康论坛”等活动,努力营造健康文化和氛围,变群众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实现从“治病”到“防病”、从“花钱买药”到“花钱健身”、从“身体健康”到“身心健康”的三个转变。加大健康产业的培植力度,利用柯桥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进一步挖掘养老产业,发展运动健康产业和“健康经济”。要持续不断培育健康人群,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发展各类群众性体育健身团体。继续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城区及街道建设10分钟健身圈,其他行政村建设15分钟健身圈。利用“三改一拆”后腾出来的土地,合理建设一批群众健身场馆。开展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建设一批健康主题公园、一批健康步道、一批健康家庭、一批健康促进学校、一批健康促进企业、一批社区健康促进社区。拓展健康文化宣传渠道。要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把慢性病防控教育变成全民参与的健康教育工程。卫计部门要制定和推广健康教育指南,指导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充实区级健康讲师团,着力提高全民健康意识。新闻宣传单位要将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作为健康知识传播的重要内容,探索公益微博、微信平台以及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在健康传播中的运用,通过各种阵地,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自觉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2.完善政策,形成合力。

    出台相应政策,落实措施和任务、职责等,加强牵头协调,进一步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分工负责和分级管理机制,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借助医改,进一步健全覆盖防治康复一体化的慢性病防治体系。市场管理局要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全面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按照“四个最严”的标准,强化食品药品的全过程追溯和监管,建立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食品药品安全现代治理体系,确保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体育部门要加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科学指导,逐步提高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开发和利用率,积极营造运动健身环境。环境保护部门要执行更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大力推进“五气共治”,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落实汽车尾气排放国V标准,提高生存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