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东唐诗之路”有关情况
“浙东唐诗之路”,是指唐代诗人因游玩、寻友、做官、修道等各种原因,跨越浙东七州(越州、明州、台州、温州、处州、婺州、衢州,唐德宗贞元三年前还包括睦州)而形成的山水人文之路。其中的主干线是自钱塘江经过绍兴,而后经浙东运河、曹娥江至剡溪,直至台州天台以及温州的一条诗意之路。
在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重点工作中提出积极打造“浙东唐诗之路”,并把它列入大花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市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主要工作中也提出加强“浙东唐诗之路”等传统文化资源研究开发。为此建议加强浙东唐诗之路研究、开发。
二、加强“浙东唐诗之路”研究、开发的建议
(一)加强“浙东唐诗之路”研究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挖掘“浙东唐诗之路”的文化内涵,保护“浙东唐诗之路”的文化遗产,利用好“浙东唐诗之路”的文化影响,建议在市级层面设立综合协调机构,指导“浙东唐诗之路”研究、开发等工作。在有关科研机构或大专院校设立“浙东唐诗之路”研究院。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深化“浙东唐诗之路”的理论研究,挖掘、弘扬“浙东唐诗之路”所蕴含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加强“浙东唐诗之路”的研究。由市有关部门牵头,整合分散在各县市区的力量,制定规划,明确时间,落实措施,从历史、地理、宗教、文艺、民俗诸角度展开“浙东唐诗之路”文化遗产家底排查,对魏晋以来“浙东唐诗之路”历史地区周边的诗人行踪遗迹进行文献考证和田野调查,明确文化遗产地标,建立“浙东唐诗之路”档案库。
(三)开发“浙东唐诗之路”旅游项目。挖掘和恢复“浙东唐诗之路”周边大量古村落、古驿道等遗存。将这些与城市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民宿民居发展等方面融合共生,建立若干个“唐诗之路”主题小镇,逐渐在整个浙东地区连点成片,开启新时代的“文化朝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