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 与时代同步伐——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成立36周年工作综述
发布日期:2019-11-18 浏览次数: 字号:[ ]

今年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也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成立36周年。

时光回溯到1983年,绍兴撤地设市,绍兴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绍兴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由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植根绍兴,并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筚路蓝缕创新业,栉风沐雨为人民。36年来,历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权,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步伐、与改革同频率、与实践同发展,为绍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谱写了人大工作的华彩篇章。

坚持党的领导,把牢政治方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绍兴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始终把牢正确的政治方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扎实开展好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各项工作。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不断深化对人大制度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认识把握。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谭志桂强调,做好绍兴人大工作,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找准人大定位,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牢固树立“维护核心、围绕中心、抓住重心、顺应民心”的工作理念,落实“抓住主题、干好主业、服务主体、提升主力”的工作要求,着眼新时代新使命,依法行使法定职权。

“人大工作必须围绕中心才能找准‘坐标’,必须服务大局才能有所作为。”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展工作,出台了《关于健全完善向市委请示报告工作制度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在地方立法工作中坚持“三个一律”,即立法项目库、立法计划草案编制完成后,一律先向市委汇报;法规草案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前,一律提交市委常委会审议;法规涉及体制机制、政府职责等内容的,一律在提交市委常委会审议前向市委主要领导汇报,确保地方立法与市委决策相统一。

贯彻党的主张,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摆在突出位置,自12月4日“国家宪法日”设立以来,召开座谈会,出台指导意见,组织系列活动,全面开展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工作。认真落实宪法宣誓制度,修订完善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实施宪法宣誓制度办法》,实现人大和“一府一委两院”任命干部宪法宣誓全覆盖。在越城区、上虞区等地建成一批宪法主题公园,营造了全社会学习宪法、尊崇宪法、弘扬宪法、维护宪法的良好氛围。

人大工作的根基在人民,发挥作用的力量在人民,依法履职的归宿在人民。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人大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人大履职的价值准则,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积极为民履职行权,努力使人大各项工作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贴近民生。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不断适应变化的形势任务,善于学习,勤于调研,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探索实施代表约见、专题询问等刚性监督手段,全面推行“智慧人大”建设,不断激发人大工作活力。首位推进政治建设,持续抓实作风建设,建设清廉人大机关,自身建设持续加强。

科学精准立法,彰显绍兴特色

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精准立法。自2015年9月获得地方人大立法权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立足市情,精心推动立法,构建地方特色立法格局,为推进依法治市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2016年,紧扣市委“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建设品质绍兴、共享品质生活”的决策,市人大常委会启动制定《绍兴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绍兴市水资源保护条例》,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2017年,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复评迎检的工作要求,启动制定《绍兴市市容与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绍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为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夯实法治保障;2018年,根据市委提出的“念好‘两业经’、唱好‘双城计’、打造‘活力城’”的战略部署,启动制定《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保护规定》。今年初以来,又制定完成《绍兴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绍兴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草案)》已完成常委会二次审议,将提交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这8部地方性法规,每部均紧扣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民主立法,开门立法。每部法规出台的过程,都是听民声、汇民意、聚民智的过程。市人大常委会在立法过程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确保法规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017年,在制定《绍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过程中,市人大共召开有基层干部群众、人大代表参加的座谈会14场次,向群众直接发放意见征集表3000份,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一条条好的意见建议纷至沓来,市人大常委会逐一分析,充分吸纳,有效提高了该《条例》质量。

彰显特色,务求实效。如制定《绍兴市水资源保护条例》,紧扣绍兴江南水乡特色,进一步强化治水法治保障,守护水乡碧波清流,推动绍兴“五水共治”走在全省前列;制定《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则针对古城保护利用现实需求和当前存在的症结难点,系统提炼总结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要素和实践经验教训,为古城构筑起坚实的保护屏障。

立良法,增福祉。目前,在人大及各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市已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今年1月30日,省委书记车俊在参加省人代会绍兴代表团审议时,专门为绍兴地方立法工作“点赞”。在3月1日召开的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他再次肯定绍兴地方立法工作,称赞“绍兴围绕文明行为促进、市容和环境卫生、古城保护利用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制定了一批富有特色的地方性法规,为健全我省法规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

增强监督实效,凸显韧劲刚性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多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综合运用专项审议、专题视察、专题询问等监督组合拳,持续推动社会民生热点难点痛点等问题逐步化解。 

前段时间,一份《2019年度市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进展情况表》在市级媒体上公布,其中大多数已完成相应时间进度,不少已超额完成。

民生实事项目的有效推进,离不开政府部门的重视,也得益于市人大常委会的刚性监督。为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实,市人大建立“一季一评析”制度,即市政府及其部门每季度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常委会在认真评议分析后针对具体问题向有关部门出具评议意见函,加大实事项目监督力度,推动民生实事落地生根。

依法监督,精准发力,人大监督既有一抓到底的刚性,也有久久为功的韧劲——

加强对生态环境工作监督,市人大推动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乡三级环境报告制度全覆盖;加强对公安队伍履职监督,市人大常委会在全省率先开展对全市公安机关警务警风建设评议,促进公安机关警务警风建设持续深化;紧盯食品安全大事,连续第九年开展工作监督,推动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紧盯政府债务管理,连续第八年审议监督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严格防控债务风险;紧盯重点部门预算执行,连续三年对部门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开展专项问效监督,全面实行联网预算监督,推动预算执行监督常态化,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各区、县(市)人大也在加强依法监督中持续探索创新——

上虞区人大常委会试水“常委会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跟踪监督”,跟踪监督“一府一委两院”对人大审议意见的办理落实情况,获得首届浙江省人大与时俱进奖。嵊州市人大紧扣时代脉搏,将微信这一网络交互平台运用到人大工作中,建立了便捷高效的“网上议政空间”,使微信群成为代表反映基层民意的“主阵地”和代表闭会期间履职的“主会场”。新昌县探索开展政府投资实施项目代表审议制,在政府投资项目中嵌入法定的“民意内核”,让政府决策更彰显民意,让实施项目更加科学化,让项目推进更加顺利。

依法议决大事,助推改革发展

充分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将市委关于经济发展的决策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全市人民共同意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市人大常委会工作中的一大亮点。

我市是工业大市、经济强市,其中纺织、化工、金属加工三大重点传统产业和黄酒、珍珠两大历史经典产业比重超过60%。面对制造业“大而不强”、创新能力弱、转型升级难等现状,市委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绍兴方案”——念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两业经”。

2018年4月26日,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关于全面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决定》。随后,常委会打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专题调研、上市企业引领产业发展专题调研、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监督等一系列组合拳,督促市政府狠抓决定贯彻落实。从实际效果看,到今年6月,全市五大传统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利润增长29.9%,分别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1.0和4.0个百分点;研发投入26.71亿元,同比增长45.1%,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9.0个百分点,自2018年8月份以来,实现连续10个月超40%增长,呈现出传统动能加快修复、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的良好势头。

今年8月,市人大常委会又作出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决定》,聚焦助力新兴产业发展。市人大代表张峰说:“人大常委会着眼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作出重大决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创举,作为一名企业家,我备受鼓舞,办好企业的信心也更足了。”

市人大还聚焦聚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以市花、市树、全民饮茶日三个决定为引领,助推绍兴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农业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如今,兰花作为市花香飘千里,香榧作为市树名声远播,会稽山古香榧群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受到地方立法保护,茶产业更成为绍兴农民的“摇钱树”“钱袋子”。全市基本形成粮食、茶叶、畜禽、蔬菜、水果、花卉六大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在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名列前茅,一幅强农富民的美丽画卷在越州大地铺陈开来。

发挥代表作用,激发履职热情

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发挥作用的立足之基和力量之源。2012年换届后,新当选的市七届人大常委会明确提出:要在五年届期内做到“四个一”,即常委会领导对基层代表走访一遍、对代表轮训一遍、常委会会议基层代表轮流列席一遍、常委会视察调研等重大活动基层代表轮流参加一遍。

据统计,自“四个一”举措实施以来,七、八两届常委会领导累计走访基层代表1130余人次,组织代表培训18次1900余人次,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408人次,邀请代表参加常委会组织的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重大活动770余人次。

“四个一”中,主体是代表,核心是履职,基础是提升代表履职能力。2018年8月,全国人大深圳培训中心里,80余名绍兴市人大代表接受了为期7天的代表履职能力提升“订单式”培训。一周学习时间虽然不长,但代表们学得十分投入、感到十分充实。来自罗门社区的竺利君代表深情地说:“经过这次培训,我对怎么当代表有了更深理解,对当好代表更加自信。”

农村危房改造一直是市人大代表、柯桥区杨汛桥街道江桃村党委书记洪继明牵挂的事。不久前,受邀列席常委会会议的他,借分组审议《绍兴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草案)》的机会,呼吁要重视此项工作。会后,这条建议写入了《条例》一审意见第三条。越城区富盛镇宋六陵水厂周边有6个村9000余人未纳入自来水管网,唐海峰代表向前来走访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谭志桂作了反映,6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同网改造工程由此启动。谢茂根等6名代表参加常委会山塘水库安全管理调研,提出多条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写入了调研报告,得到市委副书记、市长盛阅春批示肯定,有效推动了山塘水库安全管理改进举措的落实。

经过多年持续努力,“四个一”工作法有力激发了代表履职活力,越来越多的人大代表主动参与到人大常委会履职活动中来。近8000名各级人大代表充分依托全市108个乡镇(街道)代表联络站,定期接待选民,宣传政策法规,汇集民意民声,为基层群众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

加强探索创新,夯实基层基础

近年来,市人大着力推进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和网上联络站建设,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增强基层人大新活力。

柯桥区兰亭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自2013年7月起运行。2018年6月,街道人大工委在联络站法律咨询工作室的基础上,与街道综治办联合建立了“尚明工作室”,工作室的命名既表达了“崇尚阳明文化、服务基层治理”的美好愿景,又旨在通过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的引领,发动本地乡贤、民间调解员、农村法律顾问、慈善义工等民间力量,更好地为党委、政府排忧解难。目前尚明工作室已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0余件,被群众誉为“兰亭老娘舅”。

在“枫桥经验”的发源地诸暨市枫桥镇,代表联络站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枫桥镇人大出台《枫桥镇市镇两级人大代表责任清单》,将参与联络站活动作为考核代表履职情况的重要内容,并规定每季度第一个星期五,代表在联络站接待选民来访。镇人大副主席王建勋介绍,2018年联络站登记并交办事项16件,接待选民68人次,通过代表分组对当年度十大民生事实项目进行多次专项督查,推动各项目顺利完工,实实在在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谢谢你们,让我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精神残疾居民章霞娟在收到2000元助残扶残慰问金后激动不已。在2018年北海街道第二届民主议政会第二次会议上,助残扶残项目被推荐为当年度街道民生实事项目。该项目由街道自筹100万元纳入预算,在康复、教育、就业、扶贫、医疗等方面对困难群众实施精准帮扶,章霞娟就是其中一名受助对象。

2015年,越城区人大在北海街道开展议政会试点工作,次年在全区推行。去年,市人大在全市范围内36个街道推行了议政会制度,共选出议政会成员1800多人,今年初以来共票决民生实事230多项,提出建议意见6480多条,开展各种形式督查调研672次。

今年,越城区人大还组织开展全省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试点,在人大监督重点上深化主题性,在议事议政方式上突出参与性,在代表联络站建设上落实互动性,受到省人大常委会领导批示肯定,做法和经验向全省推广。

“过去,因为没有本级代表,街道人大工委只能组织辖区内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开展活动,代表人数和活动载体相对较少,活动内容和形式也较为单一。”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街道议政会建立后,年初有计划,每月有活动,季季有会商,制度有保障,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探索了人大代表履职新途径,激发了基层民主建设新活力。

36载创新求索,36载风雨多艰。走进新时代,展现新担当。站在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绍兴人大及其常委会将首位推进政治建设,持续不懈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开拓进取,恪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不忘“为发展聚力量”的使命,积极探索履职新思路新途径,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以人大更强能量更大作为,全力助推绍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绍兴城市综合经济实力重返全国“30强”奉献人大智慧,作出人大贡献!

来源:绍兴日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