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代表工作>议案建议
  • 关于促进绍兴建筑业“二次创业”的建议
  • 发布日期:2019-03-14
  • 浏览次数:
  • 我市建筑业初创于上世纪70年代,90年代中后期在全国率先开展的产权改革,建筑产业得到高速成长,已发展成为全市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和优势产业,从1999年以来一直领先于全国全省,享有较高影响力和美誉度,在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处于深度调整期,对以房建为主业的绍兴建筑业带来深刻影响。建筑经济指标持续下行,企业生存风险凸现,建筑企业资金链普遍紧张,不少企业被银行系统减贷、压贷,造成经营困难,个别企业面临破产风险。

    借机构改革之际,建议市委市政府借鉴外地的经验做法,加大建筑业管理力度,像重视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一样重视建筑业的创新发展,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政策激励,明确建筑业改革发展方向,进一步激发企业家创业创新激情,提振发展信心,抓住机遇,促进我市建筑业“二次创业”,再创辉煌。

    (一)重视建筑业创新发展。建筑业既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市与国内其他地区一样,建筑业增速出现普遍下行,这是全国整体经济下行在建筑行业的投射,也是多年严重制约行业发展深层次问题的凸现。建议重建建筑业管理职能部门,探索研究建筑业现阶段的问题,倒逼建筑业尽早从过去的高增长、粗放式、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惯性中走出来,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我市是建筑大市,市场敏感度高,一些问题在我市提前显现,有利于我市提早提出化解对策。

    (二)建立建筑产业发展联盟。为响应国家战略,促进绍兴建筑企业合作抱团,增强行业综合竞争力,进军高铁、城市轨交、桥梁、隧道、大型水利等重大基础工程,借鉴东阳市做法,建议成立建筑产业发展联盟。由特级企业、部分一级企业和市有关部门参加组建建筑产业发展联盟,共同探讨建筑业发展,引导企业抱团发展,解决联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根据行业阶段性的困难和瓶颈,联盟不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和省级以上主管部门进行专业指导。东阳市建管局和建筑业发展联盟还与复星百年建筑网合作,建立东阳建材集中采购平台,以解决企业建材采购问题。产业联盟组建关键在于领导重视,政企同心,联合抱团,建立快速有效的问题解决机制,切忌搞形式。在成立建筑产业发展联盟的同时,建议组建建筑产业研究院、电子商务平台、财务公司等建筑业联合体。

    (三)完善法务维权机制。成立建筑领域经济犯罪联合办案领导小组,建立预防和打击建筑领域犯罪工作联络室,专门负责联络打击建筑领域经济犯罪。借鉴东阳市的经验,东阳市去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建筑业巡回法庭、建筑业犯罪侦查中心和建筑业检察事务中心,公检法配套服务建筑企业,与建管局联动,实行专业化办案,有效解决了过去相互推诿、办事效率低下的弊端。建议市级层面相应建立指导协调机制,建筑强县设立相应平台,公检法联动,探索建立工程建设领域争议协调机构,对建设工程在设计、勘察、施工、监理、运营过程中产生的争议进行评审处置。

    (四)加强建筑企业风险防控。建立政府对困难企业一对一帮扶和重大事项联席会议制度,实时监控大中型建筑企业的经营风险;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建筑企业制度,每一位领导干部联系一二家企业并建立考核机制;推行柯桥区退居二线领导干部担任驻企指导员制度。引导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和政策调整策略,调控发展规模和速度,防范合同履约风险,加强内部管控,严把支付和成本关口,加强对资金运行情况的专门监控。

    (五)重视建筑业人才培养。引导企业重视新生代企业家的传承培养,培育和引入职业化经营管理人才,建立健全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加强绍兴本地大中专院校相关学科建设,根据发展需要扩大招生规模,鼓励企业组织中青年骨干到高等院校、知名企业学习进修。重视产业现代化、工程总承包、信息化、企业“走出去”等急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未来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建议依托在绍高校和建筑业领军企业,成立建筑商学院,培养既懂工程又会外语又擅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