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助推“腾笼换鸟”、优化不良资产处置再利用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9-04-18 浏览次数: 字号:[ ]

2008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金融风险,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因金融体制问题所产生的担保链风险,产生了大量不良资产。因此加快“腾笼换鸟”和“对疆尸企业的处置”,优化资源配置和供给则改革提上中央经济工作。浙江省2019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了对疆尸企业的处置计划和任务。为此,我今年做了个统计测算,从2013年到2017年,全国法院结案标的金额为20.2万亿元,执行到位资金为7万亿元(在执行过程中,其中冻结资金量是2020.7亿元、网拍成交额为2524.亿元),未执行到的或以程序终结结案的金额达12.5万亿元。今年12月27日从浙江省破产管理人协会成立大会上获悉,全国不良资产存量保守估计还有将近15万亿左右未处置,浙江省涉及的不良资产总量将达2万亿左右,绍兴的不良资产总量不会少于2000亿。

因为我们绍兴地区民营企业发达,风险防范意识淡溥,所以是重灾区之一。大量企业如远东、南方、赐富等一大批地方大型企业倒闭,大量的半死不活的疆尸企业存在,绍兴市委市政府多年来一直把盘活不良资产和存量、加快疆尸企业处置作为重要工作任务在抓,如何快速有效地做好这篇大文章,对绍兴优化有限的土地资源配置,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将产生从量到质的重大变化。我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存在问题:

1、在不良资产和疆尸企业处置过程中,法院和属地政府之间少沟通、不协调。近几年来,法院为在三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对资产处置一般采用司法拍卖的方式处置了事,没有与政府形成一套科学再利用的协调机制。因近几年来三改一拆的推进,厂房需求增加,租金大幅涨高,造成了一大批工业房产被民间理财型投资购置,结果是一些低小散的企业入驻该些厂房,或者是部分被出租、部分被闲置,没有充分配置和合理利。形成了笼子是腾出来了,结果鸟没了,或换的是麻雀,同时造成了这边因大规模招商,但土地指标紧缺,那边大量土地厂房被闲置的局面。

2、法院破产案件和执转破受理案件有待进一步宽松,相关部门相互推诿,导致一大批疆尸企业仍然存在,从而造成了群体信访等社会不稳定因素,如市区城南“大宋阳明华都”项目、城西的“西城广场”项目、袍江世纪街的“尚都中心”项目和“安防城”项目等,从城南、城北、城西都有一道不雅的“风景线”。

二、建议:

1、由市政府牵头,市帮扶办、发改委、经信局、招商局等相关部门共同成立不良资产处置领导小组,会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府院联动会商机制。依法引入不动产处置产业的落户规划立项条件,优化存量工业土地、厂房利用和园区产业链培育体系,引进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落户存量工业厂房,真正实现和达到腾笼换鸟、产业升级的目的。这样既给招商引资腾出空间,又解决了园区土地指标不足的问题。

2、调整不良资产处置平台归口和优化平台的桥梁纽带作为。2014年底,市委市政府、市帮扶办根据当时绍兴地区存在的大量困难企业急需帮扶解困,通过会商浙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于2015年2月成立浙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的宗旨和目的是根据银行化解不良的体制要求,合理化解企业自身债务过重或防范和化解担保链风险,帮扶企业减债减负提供桥梁和平台。

该平台刚运营时的确与设立宗旨一致,即第一时间通知和会商债务企业主有关资产包回购、分期付款等优惠条件对相关企业进行帮扶,但后渐渐偏离了初衷,现在该平台的运营模式完全是以收购和处置不良,从中赚取高额差价的纯以盈利为目的公司。现在干脆不联系原债务人,而是直接将有关担保债权包直接转卖给第三方,由第三方直接拿着“生效判决、裁定”进行逼债或以拒不执行判决罪相要挟进行逼债,造成一批老企业家或倒闭企业主人心惶惶,滋生了社会不稳定因素。这样运营这个平台不利于营造良好的营商、招商环境。因此,我建议将这个平台归口到市帮扶办或不良资产处置领导小组,并引用风险破产前重组或破产重整机制,借鉴“土地储备出让预备管理”办法,运用好平台资金实力优势,以收储一批、招商处置一批工业房产的模式,引用好“承诺制+收储价”的方式招引一批优质产业入驻平台收储的工业房产,这样既加快了不良资产的处置速度,又解决了招商土地指标紧缺等问题,同时还化解了产业基金不足的矛盾。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