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圣故里历史街区作为绍兴面积最大、历史风貌保存最完整的街区,在原汁原味保护和微更新利用,以及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2015年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30家),2017年荣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2018年成为纪念“枫桥经验”50周年大会示范参观点。《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的颁布实施、古城内行政区划的调整,开启了古城保护利用新篇章。在新一轮发展中,如何进一步精准定位、优化空间、激发活力、整合资源非常关键。
一、进一步提升发展定位
按照“一城三故里”的发展思路,赋予书圣故里三大功能:一是绍兴古城入口意向及古城旅游集散中心,打造古城旅游北大门;二是以名人文化、书法文化为内涵,以特色业态为载体,推动文商旅一体化发展;三是做大做强江南水乡夜景和绍兴特色民俗品牌,将书圣故里打造成水乡民俗风情体验区。
二、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
通过保护和微更新,对影响书圣故里历史街区风貌的现代建筑进行评估处置。要实施景观提升和有机更新;有序疏解人口,为保护利用腾出空间;抓紧启动书圣故里公房腾退工作,通过置换、回购等方法,优先腾退回收沿街、沿河等优质公房,用于发展旅游业态和打造精品台门,重点是蕺山街沿街,经初步调查约30%为公房,无法用于发展特色业态,影响了业态和人气集聚。
三、进一步激发街区活力
针对留不住过夜游客的现状,适度发展民宿,切实将水乡美丽夜景转化为发展资源;针对特色商贸薄弱、旅游业态单一实际,通过政府培育、资金激励等形式,逐步引导集聚特色业态,切实让游客坐下来吃、停下来品;针对龙头项目缺、精品项目少问题,采取联合运营、品牌入驻等方法,做大做强品牌,提升知名度、影响力。
四、进一步整合发展要素
进一步探索社区参与旅游的发展模式,景区、社区融合,旅游开发和社会治理相互交织,有机结合。建议进一步统筹整合各方力量做好书圣故里保护利用工作,进一步统筹古城内旅游资源,积极打造精品旅游路线,串点成线、连片开发。进一步创新旅游交通方式,发展电动旅游巴士、水上旅游巴士等交通工具,实现鲁迅故里等高流量景区游客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