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区人大建设民生实事项目全流程监督场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 |||||||
|
|||||||
上虞区人大开发建设民生实事项目全流程监督多跨场景,借力人大数字化改革积极践行和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该应用场景已被上虞区委列入区十大数字化改革重点攻坚项目,并在全省人大数字化改革相关会上作了专题交流,将结合换届选举在新一届人大中正式投入运行。 一、坚持问题导向,实现整体智治 1.梳理核心业务。梳理出“三阶段”(征集票决、监督反馈、评价应用)一级任务6项,二级任务15项,三级任务35项;共享数据12类;跨层级、跨部门、跨系统7个。 2.构建协同体系。由区人大牵头,联合区级相关部门组成工作专班,构建能够串联起项目承建单位、乡镇街道、各级人大代表及选民专家的协同体系。 3.建立指标体系。按照项目分类设置、监督节点设置、预警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分类,建立指标体系,打造数字化智能监督平台。 4.坚持系统集成。构建业务多跨、部门多跨、系统多跨、层级多跨、效能多跨等五个方面协同,设置PC管理端、大屏展示端、手机操作端三类应用端口,以及专项监督、民情直通、民智直聚、民意直达四个操作场景。 二、坚持端口优化,展示“三个一”特点 1.“一门进”。借助“浙里办”或“人大公众号”端口,代表、选民、专家等对项目全程了解,建议意见即时可提,整改情况及时获取。 2.“一网管”。通过数据共享、指标预警、日常监督和集中监督等,建立“三阶段六环节”闭环机制,实现民生实事项目全流程应用场景监督。 3.“一屏展”。借助“浙里办”和人大履职监督平台,通过大屏动态可视化展示民生实事进程、监督情况等,提高人大代表监督绩效。 三、坚持数字赋能,达成改革目标 通过流程再造、业务协同、管理重组,实现“五个转变”,达到“三个进一步”。 1.五个转变。即实现由线下监督为主向线上线下同步监督的转变;实现由阶段性监督向综合全流程监督的转变;实现由趋同性、关联性较弱向自主能动的转变;实现由延时反馈向即时互动监督的转变;实现单一场景向多场景联动监督的转变。 2.三个进一步。即进一步体现民意,紧扣人大职责职能,提升各级人大代表监督意愿和监督能力,增强全社会参与共同富裕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压实承建部门责任,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做实做好,促进党委决策部署的落实;进一步增强代表监督刚性,以后台的明确、细致、周全、紧密来实现前端的简洁、简明、简便,强化依法监督、科学监督,引领并赋能人大工作。 来源:上虞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