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周建定:俯身接地气 功成报桑梓 | |||||||
|
|||||||
他曾是寂寂无名的小裁缝,经过三十余年的打拼,慢慢成长为技术骨干、企业高管,又在事业有成后,毅然回乡,造福桑梓。他就是诸暨市第十七、十八届人大代表,安华镇勤荣村党委书记周建定。 俯下身子,看到群众缺什么 从23岁开始,周建定一直在深圳、杭州等地打拼,对家乡情况了解很少。直到2016年,他被选为诸暨市人大代表后,回乡才越来越频繁。一开始,周建定还有一些“衣锦还乡”的欣喜,然而,随着走访的深入,他的内心开始变得沉重,因为自己一直记挂的故土,这些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困扰乡亲们的难题依旧不少,比如,宅基地审批指标有限,农民建房需求得不到满足;村庄环境脏乱差,人居环境亟待提升;邻里之间矛盾纠纷不少,村集体凝聚力不够…… 这些问题,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既然家乡人民信赖我,选我当代表,我总要尽自己的力量为他们做点事。” 因此,每次回乡,他都主动到村里走走,和老乡们聊聊,听听他们的想法,认真收集他们的意见建议。尤其是每年人代会前,他总要花近一个月的时间走村入户,听取群众意见,梳理出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再虚心向自己熟悉的专业人士求教,汇集各方智慧,一起为家乡发展想办法、出点子,当代表的这些年,他先后向市人代会提交了《关于“打通最后一公里”,解决看病难问题的建议》《关于提升诸暨市南大门形象的建议》《关于区域河流整治管理的建议》等一系列代表建议。 2022年,他在走访中了解到安华境内的大陈江河岸线存在较为严重的乱占、乱堆等违法行为,部分河道堤防设施也亟需修缮。为此,他向当年市人代会提交了《关于区域河流整治管理的建议》。建议提交后,诸暨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大陈江综合整治工作。承办单位诸暨市水利局认真编制《诸暨市大陈江流域系统治理方案》,并联合相关部门积极向上级争取财政资金补助,同时多渠道筹集地方配套资金。最终,耗资5千余万元,涵盖堤防提升改造、水环境提升、水生态修复、水文化景观等四大块建设内容的大陈江综合治理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点土成金”,要为群众做什么 2018年10月,周建定当选为勤荣村党委书记。 兴村治社,千头万绪,他觉得治理村庄和经营企业的内在逻辑是相通的,只要懂管理、有思路,多想群众所想、多为群众考虑,问题总会得到解决。 “户有所居”是民生大事,而在现实中,宅基地审批、闲置农房有偿退出等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民群众的难事。在勤荣村,一户一宅政策实施后,有相当数量的老房子收归村集体所有,但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拆除,有些闲置无用,有些年久失修,村集体还要花一定的财力和物力进行管理。另一方面,不少村民有建房需求,但宅基地指标有限,可用集体土地也有限。 能不能物尽其用,为村庄腾出更多的发展空间?为破解这一难题,他凭借自己市人大代表的身份,多次向市级有关部门咨询政策、到多个镇(街)实地调研了解情况,最终琢磨出了村民有偿使用村集体闲置农房的好办法,不仅唤醒了“沉睡的资产”,而且巧妙地解决了农民建房需求,还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可观收入,可谓一举三得。 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思路和扎实举措,勤荣村集体经济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当初干部的工资都兑付不了,2024年村经营性收入已经接近160万元。 村集体有钱了,村居环境和基础设施提升就有了源头活水,这中间,哪些事群众最关心、最想做?周建定又开始走村入户,多方了解,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他带着村两委先后为村里实施了村道路硬化工程、G235国道90多户拆迁安置工程、村生态公墓扩建及环境整治工程、村内道路“白改黑”工程等。 有人问他,不管是当代表还是做书记,都能做出成绩来,这背后有什么诀窍? 周建定说道:“‘代表’和‘书记’虽是不同身份,但核心的追求是一致的,都是为群众办实事。要做好的诀窍也是一样的,就是实事求是、踏踏实实!” 来源:浙江人大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