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浙江省人大代表、申发轴瓦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许燕君都“泡”在申发轴瓦轴承试验间,对自主研发的轴向推力100吨的百万核电推力轴承上试验台试验。经检测,完全满足试验大纲要求。
以实干诠释“技术担当”本色
“接下来,工人们就可以对产品进行粗加工,然后再经热处理、浇铸巴氏合金、精加工等程序,百万核电推力轴承就将制作完成。”许燕君透露,已有汽轮机厂前来洽谈了意向单,将用于廉江核电、三澳等核电项目。
而这已不是首次突破国外技术封锁。作为一名民营企业的技术研发人员,许燕君深切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引领企业与高校、研发机构合作,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国家“卡脖子”技术难题,用自主研发的高端产品逐渐替代进口,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哈尔滨汽轮机厂核电项目所需的轴承对原材料要求高、制造工艺要求高、验收要求高,长期依赖进口。从2013年开始,哈尔滨汽轮机厂与申发开展国产化攻关合作,经过3年的努力,成功研制出第三代AP1000国产化径向轴承。2023年8月31日,推力轴承也成功通过权威鉴定,至此,哈尔滨汽轮机厂百万核电项目所需滑动轴承再也不用依赖进口。而这背后,是申发科研团队日以继夜的付出及不惜成本的科技创新。
“我们要加强科技成果科研的市场化导向,提高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和市场需求匹配度,加强转化条件建设和转化渠道拓展,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许燕君表示,同时在科技成果审批过程中,加强科技成果的评估和鉴定环节,确保科技成果的质量和实用性。
将“工匠精神”贯穿履职全过程
作为省人大代表,许燕君一直将为国家钻研科技为己任,在参加工作的近30年里,许燕君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专注研发滑动轴承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尤其是2017年,许燕君率领技术骨干和乌克兰专家、清华大学祝博士组成联合攻关团队,经过 183次光谱分析和力学性能对比试验,成功研制出新型巴氏合金成份配方,助力我国核电技术跨入“自主创造”的新阶段。
“许工就是一名‘超级工匠’!”这是同事们对她的共同印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她身上有着集中体现。多年来,许燕君扎根在滑动轴承设计生产第一线,先后攻克重点技术难关50多项,其中首艘航母“辽宁号”动力系统轴承、首台百万核电轴承、阻尼轴承等8项创新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一名来自制造业的省人大代表,许燕君时常在想,如何推动民营制造业企业实现产业升级、攀高而行?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她连续提出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建议》《关于加快开发区建立共享资源平台的建议》,呼吁建立完善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机制,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化。
“下一步我和团队将继续深入滑动轴承的研发,改造提升传统产品,设计研发更多高端产品,合力助推企业从‘申发制造’迈向‘申发创造’。”许燕君充满信心地说。
来源:绍兴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代表工委
诸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