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人大暨南街道工委紧扣市委“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发展战略,以“三服务深化行动”为主线,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一线,通过精准助企、隐患攻坚、矛盾化解三大举措,为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经济稳进提质。
一、精准助企纾困,当好企业发展“服务员”
人大街道工委创新履职方式,聘请楼建纬等3名具有经济领域专长的人大代表担任“招商大使”,构建“代表+专班+商会”招商新模式。代表们充分发挥资源广、人脉丰、信息灵的优势,深度参与街道招商引资全链条。人大代表“招商大使”随同街道招商小分队赴杭州、上海等地开展靶向招商12批次,协助街道成功与诸暨市创启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土地出让协议,项目落地投资5.02亿元。截至7月中旬,代表参与在谈项目信息超20个,其中参加诸暨市集中签约项目1只,涉及5亿元以上项目4只,洽谈外资项目3只,为街道经济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
二、织密安全网络,筑牢平安建设“防火墙”
将人大代表纳入街道安全生产专班,对建筑工地、危化企业、九小场所等重点领域开展拉网式排查。代表们携带隐患整改清单深入一线,实行“排查-建档-整改-销号”闭环管理。累计检查点位58处,发现消防通道堵塞、设备老化等隐患137项,整改完成率达100%。针对辖区内某机械企业消防安全隐患久拖未决问题,人大代表连续三周驻点督办,推动企业投入10余万元完成设备升级,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建立长效防控机制,有效化解安全风险。同时,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法宣讲12场,覆盖企业负责人和安全员300余人,切实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三、深化矛盾调处,构建社会治理“连心桥”
传承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人大代表民情前哨作用,建立“代表+调解员+律师”联动机制。代表们深入村社、企业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重点梳理邻里矛盾、劳资纠纷、征地补偿等突出问题。针对小区物业费收缴引发的群体纠纷,代表连续5次组织协商会,促成业主与物业达成共识;对3起农民工欠薪案件,启动绿色通道全程督办,24小时内追回欠薪12.8万元。截至目前,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1起,调解满意度达98%,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为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环境。
来源:诸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