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县乡人大
  • 县乡人大丨柯桥区创新实施国资监督“双微工程”见实效
  • 发布日期:2025-07-23
  • 浏览次数:
  • 今年以来,柯桥区人大常委会以“四督联动”为导向,创新实施国资监督“双微工程”,取得显著成效。该工程以人大监督与财政部门国资监管联动为抓手,以国资“微领域”(城市社区闲置房产)与民生“微实事”(如社区停车、购物、理发、餐饮、文体、养老等服务)对接利用为主要方式,实现了人大监督、国资监管和民生服务的“多赢”局面。


    转变视角 提升联动监督精度


    摸准民生需求。在走访调研中,有不少代表和群众反映,由于城市化快速推进,社区服务存在短板,如小区停车难、缺少红白喜事场所、文体设施少等问题亟需解决。为此,柯桥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室)深入社区的优势,深入摸排民生“微实事”需求,为后续监督提供支撑。

    提准审议意见。柯桥区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和审议国资管理相关工作报告,充分吸纳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提出的“盘活社区用房避免闲置”等具体建议,使审议意见更具靶向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了监督重心从“大而全”向“小而精”的转变。

    瞄准监督方向。突破以往国资监督主要关注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行政事业性国资规范管理、自然资源开发等宏观层面的惯性,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城市社区闲置房产等“微领域”,对接转化民生“微实事”,部署开展国资监督“双微工程”。


    发挥优势 助力摸清国资底数


    联合开展摸排。充分发挥镇街人大熟悉街区和群众的优势,全力支持财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联合开展国有闲置房产摸排工作,对房产原值、面积、使用情况等进行清查,确保底数清、无遗漏。

    督促主管责任。通过摸排查清,城市社区的国资闲置房产,其管理主体主要有街道、部门、国企三大类。根据具体情况,柯桥区人大与财政部门联合上门、精准提醒,并与其绩效目标挂钩,督促闲置房产的盘活利用。

    推动统一管理。在各单位分头处置的基础上,督促推动逾期难以盘活且具备条件的低效闲置资产划转财政等部门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化零为整,实行专业化、市场化运营管理,着力提高资产统筹能力和运营效益。


    协商议事 积极对接民生需求


    加强对接指导。联合、叠加财政部门监督力量,支持出台《柯桥区区级行政事业单位房产出租管理办法》《关于明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程序的通知》等文件,为社区闲置房产有效对接民生“微实事”提供指导意见。

    开展对接协商。依托“领导干部人大代表进选区”“局长•代表面对面”“代表问诊议事”等平台,组织闲置房产管理单位、街道及社区负责人、部分人大代表现场交流对接,共同研究闲置房产盘活利用,确保精准对接民生需求。

    确定对接方案。在各方协商对接的基础上,把国资“微领域”闲置房产盘活方案,转化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微实事”方案,并明确由国资管理单位牵头负责,相关单位、街道及社区配合实施。


    全程跟进 推动民生实事落实


    压实主体责任。加强国有闲置房产的盘活利用,是管理单位的法定职责。在民生“微实事”落实阶段,柯桥区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和区政府财政部门持续开展联合督查,确保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

    协调解决问题。由人大柯桥街道工委全程参与,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与各方对接问题,如车位盘活方案中的出租定价、使用对象界定、经营项目源头准入等,都需要进一步听取各方意见,更加符合社区实际情况。

    确保群众满意。“微实事”项目落实后,柯桥区人大常委会专题组织代表视察,并开展满意度测评;同时,人大各街道工委按照就近就便原则,把人大代表和街道议事员分组,持续跟进每一个民生“微实事”后续运行,真正惠及社区群众。




    来源:柯桥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