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区人大:以“三服务”为主线扎实推进街道人大试点工作
发布日期:2019-04-15 浏览次数: 字号:[ ]

绍兴市越城区及下属北海街道、鉴湖街道是全省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试点单位。从2018年12月开始,区人大常委会在省、市人大常委会和区委的领导下,紧密结合人大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扎实推进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试点各项工作,到3月20日止,越城区已在区九届三次人代会上审议了试点街道年度财政预算,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试点街道人大工委工作报告,作出决议并发文交办了年度工作任务。两个试点街道人大工委委员配备到位,并分别召开了人大工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和街道民主议政会议,议政会上施行参与式“三上三下”民生实事项目票荐。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立足区情实际,对标对表谋划试点工作

全省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试点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后,区人大常委会结合“三服务”活动,领导带队先后10余次深入街道、社区、村和企业调查研究、走访代表,听取基层对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意见建议,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完善方案。绍兴市人大常委会谭志桂主任、杨文孝副主任等领导也多次调研听取汇报,对试点工作进行指导。越城区试点方案送市人大审核,并经省人大常委会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审查批准后,春节前正式发文施行。

越城区试点工作有四个方面特点,一是确定试点街道类别特征上体现差异性。近年来,越城区行政区划不断调整,三个开发区先后并入越城区,实辖区域从原来的3镇5街道扩大到11街道5镇,5个镇已撤镇设街,4个镇正在撤镇设街之中。根据这一区情,我们选择了老城区的“老街道”北海,和新撤镇设街的“新街道”鉴湖作为试点街道,目的是同步探索不同背景、不同特点街道加强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规律,研究既有针对性又有普适性的试点措施。二是明确试点街道人大监督重点上深化主题性。城区街道一级人大机构专职力量少,代表和议政会成员普遍兼职,开会人员难到齐,监督力量难聚合,实际工作中如果工作面过大,监督和议政议事力量分散,针对性实效性就难保证。为此,我们在试点方案中对两个人大街道工委年度监督各明确了一个主题内容,北海人大街道工委重点围绕辖区垃圾分类处置开展主题监督,鉴湖人大街道工委重点围绕街道国有资产管理和土地储备资源利用开展主题监督。三是议事议政方式“三上三下”突出参与性。从2015年开始,越城区建立街道民主议政会开展议事议政工作,加强了街道与辖区群众的广泛联系,促进了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也为撤镇设街后的原镇级人大代表权力保障、平稳过渡提供了平台。为此,试点中越城区将深化完善民主议政工作作为重要一环。结合正在开展的“三服务”活动,将“参与式三上三下民生实事项目票荐制”作为民主议政新载体,通过代表和议政会成员对街道民生实事项目从征集到完成的全过程监督参与,充分汇集民意服务群众,着力改善民生服务基层。四是代表联络站建设落实互动性。2017、2018年,越城区分别开展了镇街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年”和“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活动,通过两年努力,联络站建设硬件得到了规范提升,平台服务互动功能得到加强,全区进站代表达1062人次,接待选民群众1500人次,利用站点召集各类议政议事会议37次。在这次试点中,我们深化实施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巩固年”活动,扎实推进星级创建,充分利用站点平台推进“三服务”工作,在企业集聚的村和城市“三老”(小区老、房子老、居民老)社区设立联络站分站,近身服务企业和群众。

二、立足抓实见效,有序有力推进方案实施

越城区在推进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试点中,严格遵循《组织法》和省人大试点方案要求,重在把准把精取得高质量上下功夫。区级层面主要体现两方面成效:

(一)坚持区委领导,着力加强组织建设。试点工作区委高度重视,去年12月下旬,区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人大党组关于试点工作汇报,在专题研究基础上,对试点街道人大工委设置、力量配置及试点方案实施等作出安排,镇街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专门对街道人大工作进行赋分,列入区委大督考范围。同时,区人大党组落实区委要求,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试点工作领导。建立区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常委会主要领导任组长,常委会两位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代表工委、财经工委、办公室、研究室负责人及试点街道人大工委主任为成员。试点街道也建立了相应领导小组。二是强化街道工委设置。确定试点街道人大工委组成为“1+2+6”:主任1人、副主任2人;委员6人,由区委组织员、人大干事、社区(村)干部、人大代表组成。委员初步人选由试点街道党工委酝酿推荐,差额上报区委组织部考察审核,组织部部务会议研究确定名单。经2月28日主任会议审议研究后,3月5日提请常委会表决任命。全体委员在人大街道工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进行了宪法宣誓。三是强化区街指导联系。区人大常委会建立两个试点指导组,各由1位副主任带队,全程参与、帮助、指导街道试点工作开展,制定各类方案,研究解决问题,总结点上经验。到目前为止,两个指导组共召开协调会7次,赴街道指导12次,保证了街道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二)严格落实要求,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主要做好了三方面工作,一是编制审查街道预算。去年底,由区人大财经工委牵头,财政局、审计局和试点街道同志及部分专家库成员参加,在区人代会前完成了两个试点街道预算报告编制。区人大财经委员会、财经工委预审后,提交1月9日召开的区九届三次人代会审议。代表们对两个试点街道的预算报告开展了认真审查,对街道预算纳入区人代会审查的做法纷纷点赞。二是听取审议试点人大街道工委报告。3月5日,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试点人大街道工委工作报告,审议后作出决议明确2019年主要工作。同时,发文公布2019年度常委会交办试点街道人大工委任务清单,共列出执法检查、专项监督等任务20项,提出要求抓好落实。三是构建机制形成制度。根据试点要求,全年拟形成10项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制度。目前已出台实施的有《越城区人大街道工委工作规则(试行)》《越城区人大街道工委委员提名和任免办法(试行)》《关于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及各委办联系街道(镇)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越城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人大街道工委工作报告办法(试行)》等4项工作制度。

人大街道工委层面主要体现四个方面成效,一是首次召开人大街道工委会议。3月14日、15日,鉴湖、北海分别召开人大街道工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进行,会议主要议题是研究提交民主议政会的各项报告和年度主题监督方案。召开人大街道工委会议这在越城区历史上是第一次,对于加强新时代街道人大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二是开展“三上三下”民生实事项目征集。2月份,试点街道由办事处牵头,人大街道工委全过程参与和推动,北海、鉴湖街道通过座谈、问卷、网络等多渠道征集候选项目,分别收集到79个、31个,经街道职能部门审核后,由两街道党政联席会议分别审定10个正式候选项目。“三上三下”征集促进了街道民生实事项目更加符合居民群众的需求,提升了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和认同感。三是举行街道民主议政会议。3月20日和22日,北海、鉴湖街道分别用1天时间召开街道议政会会议,审议办事处报告、财政预算报告、生态环境报告、人大街道工委报告,审议2018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报告并测评,差额票荐2019年民生实事项目8个。两个街道议政会首次按照成员职业分组,使讨论审议更加专业、科学,增强了议政会成员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四是健全完善街道工委相关制度。按照试点方案要求,分别制定了《关于开展街道民主议政会参与式“三上三下”民生实事项目票荐制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街道民主议政会成员履职管理办法(试行)》《街道年度重点工作主题监督办法》,修改完善了《街道民主议政会章程》。

三、立足改善提升,再接再厉深化试点成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省人大试点方案精神,深化实践创新,注重经验积累,确保试有所进、试有所成、试有所获。

(一)着力加强人大工委建设。试点街道工委力争各增配一个“90”后副主任,推动人大街道工委更具活力。着手准备二季度人大街道工委第二次全体会议,精准设定会议议程。落实人大街道工委工作规则,健全工委议事规则和工委委员职责,支持和保证人大街道工委更好发挥作用。坚持区街联系指导机制以及镇街人大工作例会制度,强化工作协同,形成工作合力。

(二)深化完善工委工作机制。坚持常委会向区委、人大街道工委向街道党工委定期汇报工作制度,健全试点工作例会机制,及时沟通研究试点中遇到的问题困难。着手调研起草街道人大工作指导性文件,进一步完善街道民主议政运行机制。在街道试行基础上,制订全区参与式“三上三下”民生实事项目票荐、议政会成员履职管理、街道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等制度,不断提升议政实效。

(三)探索优化民主议政工作。加强街道民主议政会建议意见办理工作,确保议政实效。对票荐后确定的民生实事项目实行“三上三下”全过程参与式跟踪督查,使惠民项目办好办实。结合“三服务”活动,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全面展开主题监督,组织好视察、调研、审议,监督推动办事处帮助基层、企业、群众解决问题。在今年第二次民主议政会上,两个试点街道将分别对街道综合执法中队、社事办和国土所、财办等开展工作评议。

(四)努力提升站点建设水平。调研制定并实施《关于镇街人大代表联络站星级创建办法》,推动北海、鉴湖建成五星级代表联络站。在试点街道若干村、社区建设联络站分站,为“三服务”搭建好平台。进一步完善联络站各项运作机制,常态化组织代表和议政会成员进站接待选民。开展街道区人大代表进站进选区向选民述职并接受评议活动,促进代表依法积极履职。(越城区人大常委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