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上虞区人大常委会勤调研、巧服务、强督查,不断探索与实践产业链拉长与做强的助推工作,有效激发了“链长制”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积极运用。
一、注重顶层设计,让“链”舞起来。结合经济运行相关课题审议,深入调研,助推全区产业链招商地图编制工作,帮助梳理重点产业链,找准产业链缺失和薄弱环节,制定产业链关键卡点攻关项目清单,提出推进“链长制”工作的相关意见。积极发挥人大及人大代表作用,每年至少安排两次以上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杭州湾经开区的专项视察,找出共性问题,提出在新材料、现代医药等优势产业链中统筹考虑产业链规划等视察意见。积极推进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关注完善关节点上的补助补贴政策,要求区政府及时整改涉及政策实施差、绩效差或存在放空现象的28项政策。
二、激发主体活力,让“链”活起来。坚持做好与深化“三服务”的结合文章,鼓励培育龙头企业、上市企业、“领跑”企业,大力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加快推动链主企业配套产业园建设,以联合技术开发等方式,推动破解一批关键性共性问题。突出“五个一批”重点项目,纵深推进颗粒化服务,细化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提供好“一件事”全生命周期服务,真正当好企业的“店小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建设创新综合体等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创新成果共享转化,辐射带动链上产业化应用,进一步增强产业链韧性,深化协同发展。
三、聚焦改革创新,让“链”动起来。积极迎接数字化浪潮,以电机产业大脑建设为重点,支持拓展推行其他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路径,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弹性水平;围绕构建智慧、环保、高效数字化产业园区目标,抓好现有4+2综合监管平台向经开区智慧大脑转变,带动企业实现装备智能化、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精细化、营销服务网络化。抓好“有为政府”与“高效市场”关系,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深化各类公共服务平台间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推进审批事项简化优化标准化。鼓励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数字经济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助推 “产业研究院+大学研究院+企业研究院”三大研究院政校企三方联动,在产学研用上实现深度融合。
在区人大常委会的推动下,目前,上虞区新材料“链长制”已成为省级试点,绿色化工、新材料、绿色包装“链长制”推进产业已成为全市“双十双百”集群制造核心发展主体。 “链长制”涉及的几条产业链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规划政策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进一步配套,产出效应日益明显,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
来源:上虞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