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虞区人大突出绩效核心、把握重要节点,探索建立“三三制”预算审查监督模式,持续有效提升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系统性、精准性、实效性,上级对上虞区政府财政运行情况综合绩效评价等级连年为“优秀”。
一、批准前“三步”,层层递进开展参与式审查
1.听。高度重视“把牢图”,全程关注财政五年规划和三年中期规划的编制,会同财政部门认真听取代表、群众、专家意见和学习外地经验。每年提前介入财政预算草案编制工作,第三季度专题调研财政部门下年度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支出等,深入听取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并提交财政部门予以吸纳。根据财政规划、工作重点、部门建议和代表群众意见,确定下年度重点监督部门和项目,并要求财政和审计部门把重点监督部门、项目列入年度绩效管理和审计监督计划。已对经信、交通等8个部门年度预算和 28只重点项目进行重点审查监督,实现届期重点审查监督全覆盖。
2.谈。就规划期内财政收支政策和重大项目资金安排组织代表、专家开展监督建言。督促财政部门组织实施所有部门项目绩效评估,组织人大代表,监督小组和专家组成员,相关工委、预算部门、项目单位和财政局、审计局负责人开展重点监督部门预算草案和项目计划草案的民主恳谈,事先相关人员分部门、分项目开展现场调研、意见征求,恳谈会上就预算安排的合理性、完整性、绩效性和项目计划的投资规模、建设进程、预算绩效等提出意见建议。对面上预算和项目计划草案通过代表联络站、结合课题调研等途径征求代表和群众意见。
3.审。财政五年规划和三年中期规划提交常委会会议审查通过,发挥对年度预算的引领约束作用。区级预算、重点部门预算、所有部门预算草案提交人代会审查批准。为便于代表审查,每年财经委和财政局编制《预算解读》。人代会上开展代表分组讨论、财经委和监督小组专题审查,重点讨论审查预算总量和结构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财政规划、重点支出和项目安排是否体现区委重大决策部署、绩效目标是否科学等,审查报告提交全体会议通过。
二、执行中“三步”,环环紧扣进行集成化监督
1.联。建成投用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一年一计划、一月一主题,对24个政府工作部门、公检法司机关整体预算和重点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监督,突出就业民生、产业发展、平台建设、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查找预算执行进度滞后、额度超标、绩效低下等问题,编发《预算联网监督提示函》,相关部门一月内完成研究处理并反馈答复。
2.跟。对重点部门预算、重点项目,组建由工委负责人、代表、专家参与的“一对一”监督小组,制定年度跟踪监督方案,明确监督责任和任务,实施全程重点跟踪监督。一季度聚焦政策“快落地、快兑现”加强专项监督,听取汇报、查阅数据、提出建议,助推政府创新服务加快政策资金兑现,2020年快兑快补18亿元,惠及企业1万余家,完成兑现时间较往年提前7个月,2021年实现再提速和长效化,3月底前基本完成全年兑现任务,政策绩效性、企业获得感切实提升。对重点部门预算执行和重点项目实施情况实行一季一分析、半年一督查,做好建言献策、协调推进和监督落实工作,2020年编发专题《监督通报》4期,得到区委书记批示肯定。对重点项目实施还组织代表在届中、届未进行两次“回头看”,实现跨年度闭环监督推进。
3.控。加强变更监督,严控预算调整。对因特殊情况或发生重大变化需作预算调整的,在10月底前进行审查批准,重点审查调整理由和幅度,2019、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率为2.04%、8.85%。2020年根据新冠疫情突如其来的实际,要求财政局深入调研部门预算情况,分类进行督促执行、相应调整,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全力支持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重点监督的科技局、金融办预算调整后执行率为97.16%、99.32%。将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的审查监督,每年调研审议政府债务管理情况,要求政府深入实施财政承受能力风险评估和综合调控,抓实政府债务风险“防管化”工作,依法构建管理规范、风险可控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三、完成后“三步”,步步深入实施整体性评价
1.检。年度完成后要求财政部门组织实施所有部门项目绩效评价,审计部门开展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组织开展重点部门预算绩效第三方评价和同步审计,综合考虑行业影响力、专业匹配度,在招投标入库机构中择优选择第三方机构;紧盯评审指标设定,设置预算编制及公开、预算执行、绩效管理、内控管理、重点项目(政策)绩效、综合效益及满意度等方面量化指标及权重,建立起既有统一框架又有个性指标的评价模型;重点评审预算制度是否健全、重大政策是否贯彻、重点工作是否落实、预算绩效是否体现等,各方保持常态联系,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形成专业化的绩效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
2.评。重点部门预算绩效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提交主任会议审议后书面提交常委会会议,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审议重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常委会议专题听取审议上年度区级财政决算报告、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报告,针对揭示的问题提出整改落实意见。对重点项目在第三方绩效评价的基础上由人大代表在视察后进行满意度测评。
3.促。建立问题整改落实跟踪监督机制,对预算监督、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清单式反馈,督促政府加大整改落实力度,3个月后主任会议听取审议整改落实情况报告或进行书面报告。2020年163个具体问题,已整改落实158个,整改率96.63%,其他5个问题也明确了具体措施和期限,并出台长效管理制度36项。测评结果和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纳入区委区政府对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监督成果、举一反三闭环运用于预算安排、管理完善和政策调整、改革深化。
上虞区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三三制”模式,突出让绩效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主线,推动政府在预算管理的理念、制度、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有效提升了财政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一、推动了预算资金绩效增强。通过“三三制”实施,规范各个环节运行,推动政府把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融为一体,加快财政支出标准化建设,建立起包括项目支出共用类20个项目256条、专项类50个部门385个项目2007条的绩效指标库,形成了预算绩效评估(价)部门自评、财政抽评、第三方评估计(价)相结合新布局。2020年财政局和第三方在部门自评基础上,对165个项目进行再评估,评估资金100.52亿元,核减11.68亿元,核减率11.62%;年度完成后对130个项目进行再评价,涉评资金5.02亿元,对评价结果为“良好”以下项目,在2021年预算安排中核减资金20%以上。整合财政绩效管理和审计监督利剑力量,2020年累计节约财政资金10.88亿元,政府投资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同比提高18.3个百分点。
二、推动了公共支出结构优化。通过提前介入规划、预算编制,推动政府深化对重要政策、重大项目研究,建立三年滚动管理的项目库,加强政策集成和资金协同,实现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的迭代升级。精细化开展涉企政策清理整合,形成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9”政策体系,安排资金15.16亿元、增加4.88亿元,并建立快速兑现和一年一完善机制,大力度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力赋能;财政支出增量的2/3以上用于民生保障,持续压缩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预算,不断优化公共支出结构。
三、推动了财政运行格局提升。对重点部门预算、重点项目的审查监督,推动政府更加夯实预算管理工作基础,着力增强预算部门预算、绩效和主体意识,建立完善内控机制;探索部门预算“工作职责+具体活动+绩效目标”、项目资金“大专项+任务清单+绩效目标”,实施部门整体绩效管理改革并列入省级试点;制定全面落实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三年行动计划及工作规程、方法等系列制度,建立长效性保障体系。通过加强过程监督,透过数字看背后的政策执行和项目推进,切实提升预算执行和项目实施质效。通过监督结果闭环应用,逐步解决编制粗放、执行偏差和绩效低下等问题,不断提升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格局。
来源:上虞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