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谷来镇:开辟“两山转换”新通道 做强林下经济“大蛋糕” | |||||||
|
|||||||
近日,嵊州市谷来镇王院村村民张东平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原来是他种植了3年的药材终于迎来了丰收。“邢主席,今天山上一共挖了2千斤玉竹,按照这么算下来,一亩地的玉竹收入大概在2万元。”张东平高兴地说。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香榧市场进入了低谷期,价格持续跳水,大大影响榧农收入,也挫伤农民种植积极性。为提高榧农收入,谷来镇人大聚焦香榧产业,在舜源村香榧林下套种冬瓜试点项目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持续发力,2023年“榧药套种”项目被列为民生实事项目,走出“林上摘果、林中漫步、林下套种”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为共同富裕不懈努力。 调研开路 探索共富共享沃土 谷来镇人大多次组织代表围绕“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等问题,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向群众找办法寻对策,共计进村走访200余人次,并先后四轮邀请相关专家和有经验的老农对土壤肥力、地理条件、区域性气候及适宜种植品种等进行实地研究。经过10多次协调会研究探讨,最终确定在香榧树间试套种玉竹、瓜蒌、何首乌等7种合适的药材,进一步拓宽农户增收致富的路子。 多管齐下 厚植林下经济土壤 王院村是久负盛名的传统药材种植基地。谷来镇人大建议以王院为试点中心,辐射带动丰田岭、竹溪、舜源等村开展榧药套种,并形成人大主席团牵头助推、代表带头、榧农参与、村集体兜底的经营模式。今年,谷来镇“榧药套种”面积大约3000亩,其中代表带头种植300余亩,帮助周边村庄50-70岁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1500余人次,其中低收入农户85户,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约100万元,套种林地坡地利用率从不足50%提高到85%,并逐步向“万亩林下经济”迈进。 科研助力 夯实科技培育根基 “主席,我们家的苗叶子黄掉了,不知道怎么回事,是施肥的原因还是其他的,可不可以找专家来看看啊。”“张代表,我们家跟隔壁一起种下去的,他们家的长得比我家的好很多啊,能不能帮我们培训培训,提高一下技术。”“了解到老百姓药材种植技术的薄弱,我们邀请林业专家对榧农进行知识科普与技能培训,目前已有600余人次参加培训学习。”谷来镇人大主席邢新军说道,“后期我们将持续跟进,按照农户的不同需要,邀请各方面的专家加强培训。” 随着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产业培育的不断深入,相信在镇人大和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榧药套种模式必定能激活谷来香榧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成为擦亮谷来乡村振兴工作辨识度的共富新产业,开辟两山转换的新通道,打造山区强村富民的新样板。 来源:嵊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