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以新制度打造嵊州生态文明建设典型示范 | |||||||
|
|||||||
今年以来,省人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浙江考察时提出的“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工作要求,作出了《关于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的决定》,并在2024年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报告制度试点工作。嵊州市人大常委会紧跟省、市部署,开展试行生态文明建设报告制度工作。 一是高效率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报告制度。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报告制度试点工作,就试点工作进行多次讨论研究,在征集生态环境、发改、建设、农业农村等部门和乡镇(街道)人大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精心起草了《关于试行生态文明建设报告制度的实施方案》,并于2月底印发。方案在原来的生态环境报告制度的基础上提质升级,将报告内容拓展到了五个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领域,将要求延伸到了乡镇、街道,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监督联系点制度,为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市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是高标准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报告审议。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报告制度,3月25日上午,嵊州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23年度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报告》,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委托分管副市长进行汇报。本次市政府报告内容紧贴制度要求,在汇报我市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同时,着重汇报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的先行示范情况,立体展现我市在各方面取得成绩,剖析存在的问题,并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制定下2024年力争创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省三星级全域“无废城市”等目标。人大常委会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肯定了嵊州市政府2023年度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并督促市政府在新制度、新要求下,要以新观念落实新制度,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典型示范;以新体系打造新格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以新动能带动新发展,彰显生态文明建设嵊州特色。 三是高质量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特色品牌。谷来镇、贵门乡成功落实的林权碳汇共富试点项目,是绍兴市首个GEP核算试点项目,也是嵊州拓展共富路径、推动“两山”转化的独特范例。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牵头,对该项目开展专题调研,深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前进方向,推动树立嵊州生态制度方面的特色品牌。同时,指导各乡镇(街道)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报告制度,从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个方面中着重挑选一至两个具体性、实质性工作做为报告的主要内容,凸显各乡镇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亮点与特色。其中嵊州市两个基层议事联系点结合实际开展工作,浦口街道积极对接陌桑高科厂区空气异味问题,金庭镇高效推进嵊张线道路扬尘处理,以民生需求为出发点,以报告制度为支撑点,以生态优化为落脚点,切实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