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人大“点面域”多措并举 书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答卷
发布日期:2025-03-26 浏览次数: 字号:[ ]

为更好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嵊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依法履职、积极探索创新,以打造特色品牌、完善审议制度、强化多方联动为抓手,全方位多角度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打造“一镇一品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点上开花。为推动人大生态文明监督业务下沉,汇聚生态文明监督合力,在总结浦口、金庭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指导全市15个乡镇(街道)人大制定监督方案细则,会同市级相关部门,聚焦发展所需,围绕群众反响强烈的生态环境方面的身边事、烦心事,开展督政议事。其中三界镇关注饮用水安全问题,组织人大代表深入一线,针对饮用水源保护、水质监测、污染治理等工作开展调研监督。长乐镇实施小昆村高山湿地保护提升行动,以“生态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为原则,构建高山湿地保护与绿色发展协同体系。其余乡镇也分别确定了河道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生态共富项目等主题,通过“小切口”监督助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二、实施“双审议”制度,推动报告制度面上结果。以全省全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报告制度为契机,根据省委、省人大决策部署,将报告制度迭代升级为“人代会+常委会”双审议模式,首次在市人代会上书面审议市政府2024年度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在此基础上,年初常委会会议专题审议市政府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作、上年度审议意见办理落实情况报告,形成监督工作闭环,同时一并听取和审议法院、检察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专项报告。通过“双审议+综专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多场景审议、多主体报告、多角度听取,以立体视角有效提升监督质效。

三、强化“三方面”联动,推动生态监督全域出彩。强化县乡两级人大纵向联动,联动全市乡镇(街道)同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落实“一镇一品”工作,实现报告制度全覆盖。加强与“一府两院”的横向联动,除每年定期听取报告以外,通过联商会议、现场督察、执法检查等方式进一步交流工作、总结经验,监督生态文明重点工作,跟踪审议意见办理情况,形成人大主导、政府推进、司法保障的工作格局。推进“四督联动”抓落实工作,加强人大生态监督与纪检监察、审计、行业部门、社会等监督贯通协同,如将“三三一”工作体系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在市级领导干部人大代表进联络站指导召开民情分析会活动前,凝聚广大选民、代表和部门、乡镇(街道)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提交民情分析会协商讨论,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助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