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仙岩镇人大:茶香路畅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
|
|||||||
春风和煦,茶香漫野。在浙东云雾缭绕的嶀山之上,一片片青翠的茶园正演绎着“绿叶生金”的共富故事。 近年来,嵊州市仙岩镇舜皇山村依托高山生态资源,积极探索“茶旅融合”发展模式,全力打造特色旅游村。仙岩镇人大代表主动履职、深入一线,积极助推茶产业升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整体谋划,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做活产业“茶文章” “我们这边生态好,茶叶品质好,主产的‘舜皇云尖’茶曾多次在国际比赛中获得金奖。”舜皇山村海拔450余米,常年云雾缭绕,盛产优质高山茶叶,但因为品牌弱、销路窄,茶农收益有限。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镇人大多次组织代表走访茶农和合作社,调研产业发展瓶颈。“茶产业发展核心在于茶叶的品质,不仅原材料要好,还需要有高超的茶叶炒制”“茶叶销售不仅可以和茶商合作,还可以和一些奶茶经销商对接”“除了传统销售外,要充分发挥直播带货的作用,更广泛地宣传仙岩的好茶”……代表们畅所欲言,提出一系列助推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在代表建议的推动下,仙岩镇多措并举,全方位发展茶产业:一是加强资源整合,立足本地茶叶资源优势,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注册“舜皇云茶”品牌,通过舜皇村茶叶共富工坊,与古茗、一景乳业、云栖山舍等7家意向品牌签约;二是提升茶叶品质,舜皇村建立增技创富驿站,组建由省级炒茶状元为导师的培训团队,指导村里的茶农采用更高标准进行施肥灌溉、鲜叶采摘、茶叶炒制;三是拓宽茶叶销路,舜皇村搭建了种植大户与当地农户的交流平台,聘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种植采摘等工作,通过“散户种植+工坊包销”形式,解决农户后顾之忧,带动5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均月增收超1500元,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近2万元。同时,还引入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通过直播镜头将“舜皇云尖”制茶技艺与舜皇村山水人文搬上云端,带动茶叶线上销售额增长约60%。 铺就致富“新道路” “以前路不好走,交通不方便,茶叶运输很费劲,也很少有游客。”村民张某感慨道。舜皇山村原有的山路狭窄崎岖,制约了产业和旅游发展。仙岩镇的几位人大代表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马上到舜皇村走访、征求村民意见,形成代表建议提交市人大,并推动乡道改造工程纳入年度民生实事项目。 为了保障道路建设工程高标准完成,镇人大主席团全程跟踪监督施工质量和进度,组织代表定期开展实地视察,并积极帮助协调道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目前,一条全长11.5公里、宽6米的盘山公路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年底前通车。该道路将连接舜皇主村与露营基地、观云台等景点,极大改善村民出行和游客接待条件。“路修好了,村里的茶叶产业和旅游一定会更红火!”镇人大代表童锡桥信心满满地说。 打造旅游“全场景” 如何让舜皇山村的茶文化进一步拓展?如何让文旅融合更加紧密?如何让村庄得到可持续发展?“建议引入优秀的乡村运营团队,对舜皇村发展进行设计规划”“建议依托高山云海、茶园风光和清凉气候,重点开发露营基地、摄影打卡点、茶文化体验馆等项目”“建议完善餐饮、民宿等配套服务”……镇人大主席团积极与镇农办和文旅部门对接,组织人大代表们协助村两委制定《舜皇山村旅游发展规划》,明确了“茶旅融合、生态康养”的发展定位。代表们各展所长,积极对接文旅企业,推动社会资本参与开发。 当前,舜皇村按照五大功能片区综合布局旅游服务设施,将闲置农屋变身“望海书房”,废弃茶园焕新“云海餐厅”,建成的“茶创中心”“共享茶室”“茶艺一条街”等文化景观,吸引游客参与制茶、品茶,打造文旅融合新场景。同时,还开发了“观云指数”小程序,将微观气象数据转化为文旅资源,为露营追云的游客提供更加直观便捷的引导。4月初,2025年嵊州市春茶季活动在舜皇山正式开启,现场高朋满座,以茶会友,还举行了“潮启仙岩 云上舜皇”文旅项目开工仪式,共同见证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今年以来,已有超1万名游客到访舜皇,实现旅客接待量的爆发式增长,村民收入显著提高,乡村振兴步伐不断加快,带动茶叶发展和乡村旅游双赢。 在人大代表的持续推动下,舜皇山村正逐步从“藏在深山人未识”向“网红打卡地”转变。未来,仙岩镇人大将继续发挥代表作用,推动文旅项目落地,助力舜皇山村走出一条“以茶促旅、以旅兴村”的共富新路。 来源:嵊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