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上虞区陈溪乡人大“三个+”模式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基层监督议事联系点建设 | |||||||
|
|||||||
上虞区陈溪乡人大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报告制为契机,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基层监督议事联系点建设,以发展生态经济为重点,通过“党建+人大”“议事+监督”“专家+代表”,全面推进绍兴市生态文明建设基层监督议事联系点创建工作。 一是“党建+人大”模式,架起群众“共富桥”。代表走访了解群众笋干菜滞销难题,联合乡党建办,集聚乡贤力量,挂牌成立“明安富溪农汇”共富工坊,对特色农产品统一收购、策划、定价,累计收购笋干菜12000多斤,群众增收40万元。由人大牵头,乡党建办召集乡年轻干部出谋划策,制定太平山村黄精直播方案,开展“党代表+人代表”黄精养生直播活动,持续提升林下经济影响力。 二是“议事+监督”模式,筑牢发展“守护网”。多次开展“打通生态环境转化生态经济”专题议事,组织“黄精发展大讨论”“中草药发展座谈会”等活动,把人大智慧真正融入到发展生态经济中。持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监督活动,组织代表对人居环境、垃圾分类、大气污染防治、秸秆禁烧等工作开展专项视察12次,反馈问题256条,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三是“专家+代表”模式,打造解难“智囊团”。组织成立生态文明建设专家监督小组和代表监督小组两支队伍,针对黄精发展的瓶颈问题,邀请专家小组对发展生态经济进行会商,提出太平山黄精“一园四区”总体布局建议,打造沉浸式黄精产业高地。组织代表小组开展“两去两回”活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积极参与解决漂流公司十五年的历史信访问题,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相关做法被《浙江人大》公众号录用刊发。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