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大代表更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人大塔山街道工委深化代表接待选民活动,推出“园中议事”活动,通过“场地亲民化、议题多元化、机制闭环化”,探索出一条人大代表与群众“零距离”沟通、高效履职的新路径。
一是一线听民意,沟通零距离。打破传统会议室局限,将议事场所搬到群众日常聚集的罗门公园,打破物理隔阂与心理壁垒,以公园长廊、清茶漫谈的亲切形式取代严肃会议模式,完成从“选民请进来”到“代表走出去”的转变。接待场地的转换实现了代表与群众地理上“零距离”、心理上的“零隔阂”,进一步推动民意沟通从“概念化”向“场景化”的实质转变,不仅让代表和群众交流更方便,更让群众愿意说出心里话,民意表达更真实、更直接、更接地气,在交流中听到“真正的民声”,在沟通中发挥人大代表正面引导作用。
二是开放议民生,汇聚众智慧。活动精准对接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政府在干,重点关注群众“身边小事”与“关心的事”,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一老一小”服务、社区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社区服务提升等多个贴近实际、关系民生的话题,通过现场沟通、交流引导、随时加入的开放模式,吸引附近居民、商户、从业者和公园休闲锻炼者等多类群体广泛参与,有效拓宽了民意收集渠道。活动现场收集到关于改善小区居住条件、关爱老年人等民生问题建议20余条,特别是养老服务方面的问题,群众对长护险政策、老年食堂建设管理、适老化改造、关爱空巢老人等方面议得较多。活动以现场群众共同讨论的方式取代了原有“一对一接待”模式,不仅提出了问题,更多地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建议,形成“群众事、大家议”的良好氛围。
三是闭环解难题,事事有回音。建立“收集-整理-交办-反馈”闭环工作机制,代表现场记录群众诉求,街道人大工委分类处理:咨询类问题现场答复,可解决的问题联合部门快速响应,复杂问题上报上级单位并做好解释工作,从把“解决一件事”提升到“解决一类事”。对群众反映较多的难事、烦事,街道人大工委将以书面建议形式提交街道办事处讨论并提出处理意见,真正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以实际成效增强群众获得感、信任度。
“园中议事”活动是人大塔山街道工委拓展代表履职渠道、丰富人大集民智的重要举措,有群众称赞道“逛个公园的功夫就能反映问题,人大代表真的走到了我们身边”。下一步,街道人大工委将持续开展“园中议事”活动,根据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吸收专业人员与代表一起开展政策宣传、法律咨询等专项服务,进一步推动人大代表履职常态化、实效化、亲民化,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贡献更多人大力量。
来源:越城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