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绍兴市柯桥区人大常委会紧扣省委“监督联动”部署要求,立足区域科技创新主战场,通过“督需求、督政策、督效能、督闭环”,推动创新要素集聚、政策落地见效、成果转化提速,为柯桥区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科技强区提供坚实人大保障。柯桥区“企业出题、政府助题、平台答题、车间验题、市场评价”的“四题一评”科创模式不断优化,被列为全省典型案例,并得到省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
一、联动社会监督,夯实“企业出题”精准度
柯桥人大以“听民意、汇民智”为核心,将人大调研监督与代表联络站社会参与有机结合,推动“企业出题”直击产业痛点,依托全区16个代表联络站,建立“企业诉求直通车”机制,2024年累计接待企业120余次,收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诉求68条,其中高安良代表提出的“扶持民营科创平台”建议,经专项督办,推动政府出台《柯桥区民营人才创业园认定管理办法》,吸引十余家民营科技园落地,引进人才科技项目57个,精准回应企业“出题”需求。
二、联动行业监督,强化“政府助题”执行力
围绕“政策落地、资源到位”,柯桥人大将常委会会议审议监督与财政、审计等行业监督贯通,常态化开展科创政策落实审议,确保“政府助题”见实效。自2017年起,连续多年将科技创新领域工作纳入年度重点监督议题,特别是今年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这一重大任务,柯桥人大积极响应,组织常委会开展专题视察,听取区政府相关工作报告,针对“部门间行政壁垒与政策协同不足”“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提出“以改革思维完善一体协同机制”“以破题创新激活一体推进动力”等一系列意见,直接推动政府出台《柯桥区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实施意见》。
三、联动执法监督,提升“平台答题”实效性
聚焦科创平台“答题能力”,柯桥人大以执法检查为抓手,联动纪检监察、市场监管等部门,构建保障效能的纪律监督体系。2024年年中,柯桥人大联合区纪委、经信、科技、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执法检查小组,在全区开展浙江省科技进步“一法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专项执法检查。执法检查采取“听汇报、查台账、进企业、访专家”的方式,发现研发投入不足、平台作用不强、成果转化不深等11个问题。随后,督促区科技局、税务局联合开展“科创政策进企业”活动,举办培训班20 场,覆盖企业1500余家;推动区市场监管局建立“诉调对接”机制,2024年受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46件,结案率达95%,为企业挽回损失超2000万元。
四、联动群众监督,完善“验题、评价”全闭环
围绕“成果转化、市场认可”的终极目标,柯桥人大联动代表力量、群众监督,推动 “车间验题”见实效、“市场评价”有反馈。在“车间验题”上,柯桥人大常态化开展“民营企业中人大代表大走访活动”,由常委会领导带队,深入企业车间走访人大代表,破解技术熟化、中试转化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在“市场评价”中,柯桥人大引入群众监督,将代表满意度、企业反馈作为市场评价的重要补充,让科技成果既经得起市场检验,也符合企业期待。柯桥区人大常委会柯桥街道工委设立的专业市场联络站,在接访中发现花样版权保护问题困扰经营户多年。代表们通过实地调研、组织座谈等收集建议,在“局长·代表面对面”活动上向相关职能部门反映。随后,柯桥(纺织)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借助数字化改革契机,开发“花样数治”数字化场景应用,将花样版权登记时间从30个工作日缩短到7个工作日。
下一步,柯桥区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深化“四督联动”机制,聚焦“四题一评”关键环节,完善监督长效机制,进一步打通政策堵点、破解创新难点、回应企业痛点,为柯桥区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样板、打造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贡献更多人大力量!
来源:柯桥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