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开会‘议而不决’,如今有了人大代表全程跟进,办事效率大不一样!”近日,夏履镇夏履桥村西南通道的护栏出现破损,村民通过“代表码”反映后,夏履镇人大代表沈国林第一时间通过夏履镇人大向城建部门反映问题,并全程跟踪办理进度。仅用10天,破损护栏便修缮一新,路面也恢复整洁。
从普法宣传到田间助农,从纠纷调解到共建共富……在夏履镇,只要扫一扫“代表码”反映民情民意,人大代表便全程跟进办理,“有事找人大代表”正逐渐成为群众反映诉求的新风尚。这也是夏履镇人大推动“夏履民主程序+人大代表”工作机制走深走实的生动写照。
“夏履民主程序+人大代表”制度,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莲东经验”。它既是村社民主与人大制度的有机结合,也是一场基层民主的“双向奔赴”,既让人大代表深入基层参与治理、解决实际问题,又将基层民意通过制度化渠道向上汇集,确保“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建立在坚实的民意基础之上。
遇到村级无法独立解决的复杂问题,人大代表便成为“向上衔接”的关键一环。例如,在“构建农田作物废料闭环处置体系”这一问题上,夏履镇人大代表冯小娟通过村民议事会收集整理意见,随即提交至夏履镇人大。由于该问题涉及收集、转运、处置等多个环节,需跨部门协调,柯桥区人大代表邱建忠接力跟进,通过柯桥区人大提交建议,最终推动区级层面联动施策,一举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心头大患”。据统计,“夏履民主程序+人大代表”机制成效显著——村级问题解决率从不足60%大幅提升至91%,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
夏履镇民主程序的开放运行,有效打通了基层治理从“内循环”到“内外双循环”的通道,整合了基层民主与人大制度优势,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实践中焕发出强劲生命力。
“接下来,我们还将聚焦问题解决‘最后一米’,持续深化数字赋能,推动试点工作走深走实,让人大代表更精准地对接民意、落实政策,真正成为连接群众与政府的‘连心桥’。”夏履镇人大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柯桥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