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梁湖街道人大立足辖区生态文化资源禀赋,以“携手湖山,创见未来”人大助力创客工作品牌为牵引,着力构建“制度保障、资源整合、精准服务、监督问效”四位一体长效服务机制,为青年创客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成功打造可复制推广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实践典范。
强化制度保障,疏通发展梗阻。推动建立街道创客服务协同机制,联动经发、城建、农业等办线定期会商,合力破解用地协调、审批流程优化等实际难题。在皂李湖创客聚集区设立“人大代表流动服务站”,由轮值代表驻点收集诉求、协调资源,切实打通服务末梢。
加强资源整合,激活创业生态。按照行业关联性、地域邻近性原则,组织代表与创客开展“一对一”常态化结对,明确政策解读、资源引荐、痛点疏解等服务职责,实现代表创客关联资源共享。依托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打造“创客赋能矩阵”,组织本地特色农产品供应链与创客项目对接,邀请行业能手传授乡村电商运营、传统工艺创新等实用技能,促进创客项目与市场深度衔接。
提供精准服务,绘就振兴图景。围绕农文旅创客群体在项目落地、政策适配、配套服务等方面的共性诉求,常态化组织代表深入各片区开展专题调研,通过集中恳谈、分片走访精准梳理需求清单,助推街道农文旅创客生态圈持续优化升级。深度盘活区域闲置农房资源,持续带动村民就业增收。目前,皂李湖村“哈哈计划”、西华瑶村拓景文旅等特色项目多点开花,青年返乡创业热情高涨。
精准监督问效,夯实发展根基。将创客项目基础设施配套纳入年度监督重点,聚焦各片区农村道路通畅性、人居环境质量等关键要素,通过代表专项视察、片区座谈会等形式跟踪问效。建立“创客诉求-代表督办-部门反馈-满意度回访”闭环机制,对节假日停车难、垃圾分类清运等影响消费体验的关键问题开展动态监督,推动形成“发现问题-督促整改-长效维护”的治理链条,持续优化全域营商环境。
来源:上虞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