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丨叶少明:“共富竹笋”罐内装 农民收入“节节高”
发布日期:2025-09-26 浏览次数: 字号:[ ]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嵊州市下王镇梅坑村,背靠郁郁高山,村傍潺潺溪水,这里是笋的故乡,也是嵊州市下王镇人大代表、梅坑村“一肩挑”书记叶少明带领乡亲们走出共富路的起点,更是他践行代表职责、传递民声民情的一线阵地。

扎根一线  从“土特产”到“共富品”的破题之路


作为来自农村基层的人大代表,叶少明深知梅坑笋品质优良,却因分散经营、缺乏标准等因素难以形成规模效益。2022年起,他组织村嫂、乡厨反复试验,从配方调整到工艺定型,从保鲜技术到包装设计,一步步推动油焖笋从农家零散制作走向标准化生产。

“传统的村民自产自销模式,难以保证质量和扩大销售范围。我们的笋制品想要有更广阔的市场,必须要形成品牌。”为此,他带领村集体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包装,组建共富工坊,与各大电商平台开展合作,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

建言献策  把“村民心声”带进“政策视野”


作为一名长期扎根乡村一线的人大代表,叶少明始终将“为民发声”作为履职之本,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田间地头的难题转化为一份份扎实可行的代表建议。

自2021年当选下王镇人大代表以来,叶少明坚持走村入户,倾听大家关于“种笋容易卖笋难”“有产品无品牌”等真实心声。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叶少明先后在镇人代会上提交了加强村级共富工坊建设、支持绿色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等建议,呼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绿色农产品不应只是村民的收入来源,更应成为乡村振兴、农民共富的重要支撑。”他结合下王镇生态优势,在建议中明确提出整合区域资源、打造公共品牌、推动农文旅融合等具体路径,推动“共富春笋”从产品走向产业、从本地走向外界。这些建议得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部分内容已纳入镇乡村振兴年度计划,有效助力当地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人大代表要对选民负责,要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多做一些实事。”叶少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的责任和担当,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嵊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