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稻浪,满目金黄。在诸暨市暨阳街道连绵的田野之间,总有一个身影时而弯腰细察秧苗长势,时而与农户并肩交谈——她就是绍兴市人大代表、恒发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燕银。
投身乡村 助推农业发展
“农机不只是工具,更是我们和土地之间的桥梁。”自1998年接触第一台收割机开始,黄燕银就敏锐地捕捉到农业机械化的浪潮。她不仅自己成为一名技术过硬的农机手,还组织跨区作业,把服务拓展至周边多个省份。后来,她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行“基地+农户”模式,实现水稻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服务。如今,合作社年服务面积已超过一万亩。
“机器代替了人力,但种地的人却在变少,怎么把大家留住,把田种好,是我一直琢磨的事。”她经常带领技术人员走访农户,一边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一边宣讲政策、传递信心,努力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冲锋在前 破解用工难题
“群众选我当代表,我就要站在他们身边,为他们说话、为他们做事。”这是黄燕银最常说的话。每年“双抢”时节,她带领合作社成员冲锋在前,调度十余台农机,在一个多月内完成4500多亩地的抢收抢种,还为周边农户提供收、烘、种一站式服务,成为大家口中靠谱的“田间管家”。
虽然现在农机普及,但农忙时节农机手紧缺、维修跟不上的现实难题也反复出现。通过深入调研,黄燕银撰写了《农忙季节农机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提出跨区域调配农机手、建立农机维修应急机制等切实可行的方案,保障顺利收粮。
躬身履职 解决急难愁盼
作为来自农业一线的人大代表,黄燕银始终注重倾听民声、收集民意,依托深入调研,将田间地头的难题转化为高质量的代表建议。在日常走访中,黄燕银了解到暨阳街道双福村、孙家村等多个泵站出现机械磨损、管道渗漏等情况,她随即通过现场调研、农户访谈等形式,形成了《关于对双福等村泵站进行维修的建议》并提交至街道议政会,受到了街道办事处的高度关注,决定投资300万元对涉及9个村的15座泵站、水闸改造提升,目前工程进度已过半。
近年来,黄燕银先后提交《关于进一步规范设施农用地审批建设监管的建议》等多件涉农建议,获评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典型案例,成为精准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力回应农民群众急难愁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生动缩影。
在了解到全市“非粮化”整治中多个乡镇面临缺秧困境后,黄燕银第一时间组织补育秧苗,除满足合作社及签约农户外,还将富余秧苗免费赠予困难农户,以解其燃眉之急。
黄燕银坦言,未来她将一如既往扎根基层,精准传递群众心声,切实推动问题解决,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人大代表应有的贡献。
来源:诸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