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确0-3岁早教机构审批与管理职责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8-07-13 浏览次数: 字号:[ ]

近年来,随着二孩政策开放,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在学前教育板块尤其突出,扩容、改薄,提档升级,加大投入,等等举措使学前教育发生了质的变化。全面实施学前教育新一轮三年规划,必将使我市学前教育更优发展。

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有一大段文字来描述“全面推进早教服务多元化”的话题(继续完善政府统筹、部门协作的早教服务网络和工作机制。加强专兼职结合的早教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前教育机构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通过亲子早教园、送早教进社区、“互联网+早教”等多种形式,加强对0-3岁婴幼儿看护人科学育儿知识的宣传、引导与培育,提高0-3岁散居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覆盖面)但更多的是业务如何引领,队伍如何建设。

一、早教机构现状与存在问题:

但目前,据调研,全市的早教机构、托儿所可以说是乱象纵生,安全隐患极其严重。调研结果令人震惊、态忑、担忧、焦虑!

主要有以下问题:

1.挂羊头卖狗肉(审批的是早教咨询机构,但实质招生0

-3岁孩子入托,甚至3-6岁的孩子);

2.超班级招生(实际招生班级超过审批班级);

3.超年龄招生(0-3岁的早教机构招的却是3-6岁的孩

子);

4.乱用教材,不按身心规律设置课程;保育护理很不规

范;

5.利益最大化,为节约成本,克扣伙食,伙食极差;

6.安全意识极其淡薄,安全隐患非常严重;

7.平时监管不到位,社会对早教机构投诉多,但往往得不到解决,出现问题时不知道找哪个部门。

举几个例子:

例一:冬天,一托儿所某个班,哭声一片,原来是午睡起床,一个班40多个孩子(按照规定,托班是20个孩子一个班级)由两名保教人员在护理穿衣,顾不到的很多孩子拖着衣服站在一边哭,室内没有空调;

例二:某一托儿所审批时按条件能够招生三个班级70多名孩子,但此托儿所偷偷地招生了300多名3-6岁的孩子,而且在一个楼梯下面约1平米低矮的空间貌似一狗窝的地方,铺着2个孩子的被子,在一间10平米左右的房间睡了20多人;

例三:一托儿所为了应付检查,在不到30平米的房间偷偷藏了70多名孩子;

例四:一托儿所80多名孩子,厨房设在教室旁,没有门,地上热水壶满地,电线乱拉,更忍无可忍的是,关着门窗用煤饼炉子烧开水,屋内一氧化碳含量已经相当的高,教师及管理人员均是无资格证的从业人员,毫无一丁点的安全意识。

    调研感悟:早教机构出事情是分分钟的事,不出事情是是运气好,而且,如果出事一定是大事,可以让整个绍兴的负面新闻走向世界。

二、系统调研,分析原因: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盲区呢,于是对六个县市的早教机构审批与管理又一次作了系统调研:

六个县市其中诸暨与嵊州目前是教育局审批和教育局监管;越城区与上虞区是市场监管局局批(要求很低),没人管或监管不明确,其中越城区有400多家早教机构;柯桥、新昌是没人批也没人管(说是鼓励办园中园,但早教、托教自由生长)。

所有县市以早教为名的咨询公司非常多,均由市场监管局负责审批,但实际上这些咨询公司均在违规招收0--6岁的儿童入学,后期无人监管。

所以,早教机构乱想纵生的主要原因是:“谁审批?谁监管?”职责不够明确。

三、建议: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早教也是二孩政策开放后许多家庭需求的民生问题,早教机构的安全规范才是第一保障。

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落实、协调、明确早教托幼机构的审批与监管职责,真正完善政府统筹、部门协作的早教服务网络和工作机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