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减轻高中学校教学负担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8-07-17 浏览次数: 字号:[ ]

一、建议的背景和意义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要求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2018年两会期间,教育议题再次成为舆论热点,特别是关于中小学减负的问题得到了空前的重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记者招待会上提出,“给孩子减负这个事不光是教育战线的事,是整个社会的事。”今年初,浙江省教育厅又下发了《关于在小学施行早上推迟上学工作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18〕11号)。上述文件和会议精神表明中小学减负工作得到了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相关的具体措施。

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小学减负工作已经提出并推进多年,但收效非常有限,特别是高中学生学业负担重、高中学校教学压力过大的情况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观,具体表现是:

1.高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过长的现象普遍存在:从全市的情况来看,高中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大多超过了十个小时,周末集体补课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两周一休甚至一月一休的情况并不鲜见。

2.高中学校教学班班额过大的情况普遍存在:小班化教学是促进教育教学优质高效的有力手段,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班额过大的情况非常普遍,从客观上讲,高考选科组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班额的情况有所抬头。而班额过大直接加大了教师的工作强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1. 高中教师超负荷工作的情况普遍存在:在中小学教师群体中,高中教师的工作时间、工作压力是最大的,早上六点多出门,晚上九点多回家几乎是高中教师工作的常态,加之周末双休不一定能够得到保障,使得教师的工作时间严重超出了国家标准。另一方面,由于师生比不高,教师产假、病假等问题带来的超课时、超工作量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也间接地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效果。

上述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也不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二、意见和建议

1.严格约束教学时间:在制度上严格规定高中学校的教学时间,特别是对假期、周末组织补课等活动进行规范和约束。从市级层面统一标准,防止“剧场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限制教学时间倒逼学校进一步提高效率,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在制定相关规定的同时,一定要在执行上加大督查力度,保证政策能够真正落地。

2.推进小班化教学:增加师生比,推进小班化教学,是我市积极推进的一项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据调查,部分学校的教学班过大超标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选课不均衡带来的大班甚至超大班客观存在。建议市政府能够提高师生比,使得学校有条件推进小班化教学。同时要对教学班级的班额进行制度性规定并注重落实和督查。

3.制定教师工作量的指导意见:由于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学校教师工作量相对难以量化计算。教师超时间超负荷工作的现象普遍存在,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师工作量标准的指导意见,从教师配备、管理制度等方面为保障教师的正常工作量提供支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