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促进青年婚恋公共服务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8-08-07 浏览次数: 字号:[ ]

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观念的变化,青年婚恋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和新问题,如部分青年群体找对象难、单身族规模扩大等,为此,青年婚恋公共服务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需要。但是,当前青年婚恋公共服务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婚恋市场混乱。近年来,婚恋交友节目层出不穷,婚恋网站注册人数与日俱增,网络婚恋平台越来越多,婚恋者的信息真实性却一再受到质疑,据《法制日报》报道,婚恋网站诱导充值、相亲遇“酒托”、身份信息随意设定等情况屡见不鲜。大部分婚恋网站个人身份信息可随意填写,无实名限制。

二是婚恋项目缺乏。大部分单身青年的生活围绕公司和家两点一线,工作生活的圈子较小,工作较忙、空闲时间少。就择偶观念来说,单身青年普遍抱有宁缺毋滥的想法,谨慎认真、较为被动。“不想找对象”、“不知道去哪找对象”成为年轻人的共同困惑,晚婚成为普遍现象。同时,年轻人对传统的简单粗暴的相亲模式不再“感冒”。爬山、徒步、一起做志愿服务的集体活动相对更受欢迎。

为此,建议从以下两方面入手,进一步促进青年婚恋公共服务的发展:

一是培育健康的婚恋服务市场。工商、公安等部门应协同推动实名认证制度并在婚恋平台严格执行,切实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依法整顿婚介服务市场,严厉打击婚托、婚骗等违法行为。加强婚恋市场秩序监管,促进婚恋市场规范发展,营造纯洁和谐诚实的婚恋环境。

二是打造婚恋公益服务平台。健全政府部门、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共促青年婚恋工作的协同推进机制,整合资源,打造一批便于青年参与、有较高诚信度的婚恋公益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依托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线上服务平台,拓展婚恋咨询、活动发布、报名的线上渠道,塑造有别于其他市场化平台的服务优势。

三是关注大龄未婚青年婚姻服务。开展有声有色、健康公益的青年联谊交友活动,拓展青年社会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丰富青年交友择偶的机会。更好地适应青年交友、相亲、婚介、婚庆的多元多样需求,动员和支持培育诚信度较高的青年婚恋服务项目,通过提供恋爱交友便利、举办集体婚礼、优化婚庆服务等,为青年提供贴心的服务。团委、广电总台、新兴社会组织等单位可在青年创意聚集的地方,邀请青年自主参与,合力为青年交流交友搭建平台、创造环境,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更好地服务青年婚恋,推动形成关心青年婚恋、促进青年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