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级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发布日期:2019-02-27 浏览次数: 字号:[ ]

绍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通航产业,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肯定,已成功入选国家首批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这对于绍兴集合政策与行业资源,尽快形成产业形态与产业集聚,形成新区域经济增长点,打造绍兴品牌形象,提升绍兴生活品质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为此,建议市里抢抓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政策引导,快速推进国家级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集聚生产要素,尽快形成产业规模。

一、国家级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背景情况介绍

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前景广阔,已成为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点行业之一。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国家发改委牵头陆续推出一系列落实指导意见精神的实质性举措。2017年1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文件精神,到2020年,建设50个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为此,国家发改委在全国范围内优选了26个产业基础好、综合实力强、体制机制活、短期能突破、示范作用大的城市,开展全国首批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

为加快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各试点区域纷纷围绕构建通航产业发展的新体系、新平台、新环境,大胆探索实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从各示范区建设的情况看,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注重加强组织领导。各地都建立了通航产业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统筹协调通航产业发展事宜。二是注重加强政策引领。都出台了关于发展通航产业的具体政策,比如哈尔滨出台了20条具体政策支撑示范区建设,景德镇出台政府购买通用航空公共服务办法,促进通航消费,等等。三是注重突出产业特色。各地注重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通航产业,比如,西安、哈尔滨等以传统军工企业为主,郑州、北京以通航运营旅游为特色,成都、沈阳以低空空域改革管理为试点,石家庄、南昌、安顺等以航空城、航空产业基地为平台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安阳、深圳、天津等以航空运动无人机、特种飞机、直升机为特色,探索专业化发展等。

二、加快推进绍兴国家级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绍兴形成新区域经济增长点。依托绍兴量化的区位条件、理性务实的越商文化、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建设通航示范区,有利于以通航产业为龙头,带动绍兴制造、旅游、运输、教育等行业的发展,促进绍兴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依托绍兴通航示范区建设,促进先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发展通航优势产业,有利于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挥品牌效应和集群效应,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

2.有利于绍兴更快更好融入大湾区建设。绍兴地处杭州湾南翼,位于融杭、联甬、接沪的中心地带,在湾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区位。发展通航产业,一方面有利于绍兴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带动湾区内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在绍兴构建湾区空中交通走廊和一小时空中交通圈,有利于大湾区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实现各类交通工具的无缝对接,促进各地互联互通,加强区域融合。

3.有利于提升绍兴城市品质和吸引力。通过发展通航及其周边会展、极限运动、飞行培训、飞机销售和飞行保障服务等产业,既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更能有力提升绍兴城市知名度,打造“品质绍兴”的金名片。

三、加快推进国家级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建议

1.打造浙江省军民融合低空服务保障中心。我市可依托万丰较为成熟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平台,积极向省里争取,将万丰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平台定位为浙江省军民融合低空服务保障中心,实现大湾区低空飞行的“集中管理服务”,待条件成熟时争取纳入国家军民融合试点,上报国家空管委予以认证,同时借鉴四川省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经验,积极争取在大湾区开展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建立大湾区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运行中心,实现在大湾区协同管理空域内的飞行活动仅需通报协同运行中心备案,从而扩大通航企业与航空器驾驶员的自主性,简化飞行流程,提高低空空域利用率,确保“看得见”、“联得上”、“控得住”。

2.打造浙江省军民融合通航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考虑到浙江省地域广阔、人口稠密、路网发达、危化品企业多等特点,而绍兴近乎浙江地理几何中心,可谋划承担全省通航应急救援指挥工作,包括应急调度协调以及疾病、事故、救灾、抢险等调度指挥。万丰通用机场已于今年8月获得A1类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是我市首个获批跑道型固定翼通用机场,具备通航飞机起降条件;同时万丰通用机场还是省森林消防指挥部批准的“浙东航空护林飞行基地”,航空护林辐射范围覆盖绍兴、宁波和舟山整个地区以及台州与金华大部分地区,且万丰又拥有多种类航空器,在防灾救灾方面具有一定基础。我市可依托万丰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平台为核心,探索“浙江空地一体化应急救援保障模式”,打造全省通航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3.注重发挥“通用航空+”的作用。在全市着力构建运营、制造和服务三位一体的通航产业发展体系,发挥好“通用航空+”在交通、文化、旅游业、体育休闲、医疗救援、工农林业、政府服务等众多领域的作用,鼓励发展空中游览、通航会展、飞行培训、飞行赛事、航空文化科普等产业,激发通航市场。鼓励开展航空体育与体验飞行。支持通用航空俱乐部、通用航空爱好者协会等社会团体发展,扩大通用航空爱好者和消费者群体。

4.强化发展通航产业的组织领导和政策引导。根据《绍兴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总体方案》【绍政发(2012)59号】,市里已经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下一步重点应发挥好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作用,加强对通航产业发展工作和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同时结合即将出台的我市机构改革方案,建议优化成员单位构成,理顺部门职能,明确工作职责,各司其职,推动发挥作用。加强政策供给,建议市里根据《浙江省综合交通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精神,尽快制定出台支持绍兴通航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如人才、技术、资金、土地等方面,快速推进绍兴市国家级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