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我市全科责任医生签约服务的几点建议 | |||||||
|
|||||||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全科医生签约服务为重点人群的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健康管理等提供了一体化服务,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落实医改政策的体现,是基层服务模式的转变。但在基层推进过程中仍存在问题与困难。 1.基础条件落后 全科医生总量不足,农村地大面广,很难面面俱到;部分村庄交通不便,老百姓认知度不高,认为签约只是形式,目前村卫生室医疗水平仍滞后,只能解决“小问题”。 2. 配套政策不完善 宣传力度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政策对老百姓的吸引力不大,大多数签约老百姓表现出不理解、不信任、不接受;部分享受过签约政策的人,觉得转诊期间手续仍繁琐,双向转诊不能有效落实,被签约存在形式化。 3.基层政府与社区卫生部门有待强化配合,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履约服务才是重点,目前此项工作由政府倡导主推,服务方面仍需社区卫生部门来配合承担,两边协作支持力度不强。 4.农村流出人口多,履约不便。就以往的履约情况来看,外出务工的老百姓很难享受到每年的体检服务;而在重点节假日期间,亲友间相互走动,义诊服务活动很难让其参与其中。 为此建议: 1.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整合行政资源,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明确部门相应职责,完善各医疗机构间、医疗机构与基层卫计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加大对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宣传力度,提高对责任医生的依从性。 2.完善保障服务机制。出台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倾斜政策,吸引临退休医生加入全科医生团队,充实全科医生力量。提供适宜、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如预约门诊、快捷转院,提高群众对责任医生服务的认可度。 3.合理区分签约人群。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签约及履约的管理,依托管理平台,健全异地互通履约服务机制,提高流动人口对责任医生签约的认知可靠性。 4.加大签约宣传力度。加大对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宣传力度,广泛宣传责任医生签约服务的好处与便利,让老百姓真正了解和体会到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初衷,整体改变和提高全社会对该服务的认识。通过健康教育、舆论宣传等方式培养老百姓正确的就医理念,树立“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意识,提高对责任医生的依从性和信任度。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