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规范“乡村医生”从业管理的建议 | |||||||
|
|||||||
当前,我市的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期望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农村基层医生的素质,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质量,使农村居民获得方便而可靠、可信的医疗服务,从而真正实现分级诊疗、首诊在基层。在基层医疗队伍不足的情况下,乡村医生成了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由于历史原因,绍兴市的乡村医生基本是从“赤脚医生”转变而来,队伍的总体底子薄弱,难以满足我市农村居民对基本医疗服务质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期望。目前,我市“乡村医生”队伍从业存在风险,急需进一步规范从业管理,遇到的实际问题也亟需解决(数据以柯桥区为例): 一、乡村医生的执业资格偏低 我市乡村医生中,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比率低。目前,柯桥区注册乡村医生338名,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24名。这与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的到2025年乡村医生总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目标,差距很大。 二、乡村医生从业存在安全隐患 (1)年龄结构老化严重: 60岁及以上乡村医生占比超过70%。柯桥区的注册乡村医生情况,具体为:40岁以下为0名;40~60岁79名,占注册乡村医生26.51%;61~65岁为48名,占注册乡村医生16.11%;66~70岁为68名,占注册乡村医生22.82%;71~79岁为97名,占注册乡村医生32.55%;≥80岁为6名,占注册乡村医生2.01%。 (2)现有学历水平偏低:柯桥区的注册乡村医生中,柯桥区的注册乡村医生中,小学及以下11名,占注册乡村医生3.69%;初中63名,占注册乡村医生21.14%;高中或中专(或相当于中专)213名,占注册乡村医生71.48%;大专及以上11名,占注册乡村医生3.69%。 以上数据中,年龄老化、学历偏低的人数,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的24名乡村医生不计入内。年龄高、学历低的乡村医生,他们原本应成为健康管理服务对象,却还坚守在岗位从业。这些占35%的70岁以上高龄乡村医生和占25%左右的低学历乡村医生,其在执业服务的过程中,诊疗安全风险较大。 三、养老保障体制不健全,退休(退出)机制不完善 由于历史原因,部分乡村医生身份未明确,部分乡村医生未参加养老保险,养老保障体制不健全,致使乡村医生的退休(退出)机制基本为无,有关部门不解决,不处理,以自然淘汰方式等待老龄乡村医生逐渐消亡。 为此建议: 1. 提升乡村医生队伍素质 ①鼓励注册乡村医生参加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或执业 (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②制定学历要求,分步实施学历提升,几年后在岗的乡村医生专业学历提升到大专及以上。 2.完善乡村医生的退出机制 ①借鉴在编卫技人员的退休年龄,60岁以上只具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人员在合理补偿后不再予以注册。或根据实际情况,70岁以上人员不再聘用。 ②经严格的培训考核,不合格人员不再予以注册。 ③根据《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中止执业活动满2年的,不再注册。 3.完善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障政策 制订符合我市实际,又被广大乡村医生接受的养老保障政策,真正实现乡村医生的到龄退休而不是无保障退出或自然淘汰。 ①对60岁以上的乡村医生,根据从医年限给予可接受范围内的补偿后退出;动员业务能力不强、知识更新有难度的乡村医生选择补偿后退出乡村医生的队伍。 ②通过政府、集体、个人的共同努力,建立建全在岗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保障水平,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4.加强乡村医生的后备力量建设 根据本区域乡村医生的执业情况,继续采用免费定向培养方式补充新鲜血液,也可以吸引医疗单位退休的执业(助理)医师、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到村卫生室(诊疗点)工作。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