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整合资源 齐心发力 持续不断提升绍兴的城市影响力和人气集聚度”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9-04-11 浏览次数: 字号:[ ]

绍兴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桥乡、酒乡、名士之乡、书法之乡和江南水乡,也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至今已累计拥有73位绍兴籍“两院”院士和75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数量列全国地级市第3位。在2018中国城市百强排行榜上,绍兴位居第34位、浙江省内第3位。可以说绍兴既有厚重的人文历史,又有较强的综合实力,特色和优势都显而易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我们引以为豪的绍兴元素并没有为绍兴带来应有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在外出招才引智过程中,我们接触到的高校师生绝大多数对绍兴的认识仅停留在鲁迅、黄酒等少数几张绍兴名片上,而对绍兴的城市环境、产业状况和发展前景缺乏了解。从现象上看,当前绍兴城市人气不旺、夜生活冷清也是不争的事实,一到晚上9点以后,街上就行人稀少,一派静默。除了银泰、迪荡等几个商业综合体还比较热闹以外,其他地方显得有点门可罗雀了。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绍兴城市宣传力度不够大。“酒香也怕巷子深”,尤其当今是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异常丰富。在城市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趋势下,如果我们不主动出击,或出击的方式方法不注重创新,那我们的城市就会被人所遗忘。在绍兴城市的宣传方面,目前存在着手段比较单一、载体不够丰富、部门合力不够强大等诸多问题。

2.绍兴的产业层次总体还不够高。当前的绍兴,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进展不大,集成电路、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动能还未集聚成市,一枝独大、超大规模的行业领军企业还未出现,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也比较缓慢,因此对人才的吸引力还不够强,人才集聚效应未能充分展现。

3.绍兴的旅游业不够发达。绍兴景点小而散,虽有一定的底蕴,但缺乏有机的串联、亮眼的包装和有效的营销。同时绍兴也缺乏富有地方特色的大型旅游综合体,古城文旅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规划利用,适合外地游客尤其是年轻游客的旅游产品也不多,外地游客到绍兴多数都是一日游,“过夜经济”没有很好形成。

几点浅见:

1.统筹资源,加强领导,齐声发出“绍兴声音”。建议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整合文化、旅游、科技、经信、招商、人社等部门资源,加强市县联动,统一策划形象设计、宣传主题和形式,形成系统全面的宣传方案,广泛、持续地宣传绍兴、推介绍兴,让更多的人了解绍兴、喜爱绍兴、来到绍兴。

2.以更实的举措提升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水平是决定一个城市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市委市政府提出要着力打好以“两业经”、“双城计”、“活力城”为主要内容的高质量发展组合拳,确定了许多“四大建设”(大湾区、大通道、大花园、大都市)项目,也引进了不少好的招商项目,最关键的还在于提高执行力,加快落实的进度。首先要克服重招商轻落地的现象,既要动用一切资源和途径招引大项目、好项目,更要重视已签招商项目的落地、投产工作。只有更多的好项目快落地、快见效,才能实现绍兴的产业基础更厚实、产业结构更优化、产业层次更提高,城市的吸引力才会变得更强大。项目落地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阻力,建议市政府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把项目落地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成立专门的督察小组,加强协调、考核和督查,加大考核的权重,并把此列入考察干部是否担当作为的重要内容。其次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特别是黄酒产业,作为绍兴的一张金名片,在全国同类行业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建议在宣传营销、产品包装、创新开发、体制机制等方面进一步研究破题,把优势转化为胜势,真正形成“共振助推”大合唱,朝着早日形成“千亿级大产业”方向前进,让更多的人来绍兴体验黄酒文化的魅力。

3.加快发展旅游业。绍兴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水乡资源和文化资源更是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因此一方面要真正确立绍兴作为一个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体现出与其他城市的差异性,把江南水乡和历史文化名城的文章做足做深,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做大做强主题和特色都比较鲜明的旅游产品,增强旅游资源的整体性,把吸引更多的年轻游客来绍作为主攻方向。特别是这两年来,随着棚改进程的加快,老城区不少区域的房子被征收腾空。这些腾空的房子都是宝贵的资源,如果不加利用,就会加速破败。建议尽快修订完善西小路、新河弄、上大路、下大路、书圣故里等连片规划方案,既保护又利用,集合美食、休闲、戏曲、名人文化、民宿、娱乐、非遗等诸多元素,用水上游线做串联,把这片区域打造成富有绍兴特色的慢生活区,使之成声名远扬的绍兴“宽窄巷子”,让古城人气能够有效集聚。同时要积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旅游营销模式,加快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大力开辟水上游线,不断开发完善智慧旅游系统,精心设计和广泛推介旅游套餐,让古城魅力和乡村振兴成果得到充分展示。

4.大力提升城市影响力。这些年来,绍兴在提升城市影响力方面推出了不少举措,除了举办黄酒节、书法节等节会外,还新办友城大会、发展大会、越马、音乐节和世界女排俱乐部赛等活动。今后还应策划更多的经济、文化、体育活动,在活动主题、举办方式、对象邀请和宣传扩散等方面有更多的创新,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让古城绍兴焕发更多新春和活力,让文化名城的影响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和提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