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马剑镇人大:扎根基层“责任田” 深耕履职“民生卷” | |||||||
|
|||||||
近年来,诸暨市马剑镇人大主席团积极作为,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联系群众、汇集民意、参与社会治理、推动中心工作等方面积极作为,为全方位打造山区乡镇共富样板,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投身中心项目,勇当发展“助推器”。镇人大主席团始终秉持着为马剑谋发展、为百姓谋福祉的坚定信念,积极投身各类中心项目,以实际行动为马剑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聚焦“一村一品”助推村社集体共富三年行动计划,镇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精心组织人大代表奔赴外地开展考察学习,深入了解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与创新模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代表们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了极具前瞻性的“电商+特色农产品”发展建议,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成功开发出龙门状元面、长寿面、石门同心蜜等一系列特色产品,这些产品不仅承载着地方特色,更成为带动村社集体增收的有力引擎。特色产品受邀参加中国农民丰收节,凭借其独特品质与创新营销模式,成功获得央媒报道,销售额一举突破40 万元,在市场上打响了马剑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在产业园区建设方面,镇人大主席团联合新农都集团,全力打造超12000 平方米的农创产业孵化中心(马剑飞地)。该中心建成后,将成为诸暨首个集乡村农特产品产业链、供应链及公共展销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为农特产品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 二是密切联系群众,搭建民意“直通车”。镇人大主席团积极构建常态化的代表联系群众机制,精心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各村,扎根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心声。人大代表们定期值守代表联络站,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主动倾听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遭遇的困难与诉求。无论是农田灌溉设施老化、乡村道路破损等基础设施难题,还是农产品销售渠道狭窄、农村文化活动匮乏等民生关切,群众都能在联络站找到倾诉心声的窗口,切实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为进一步拓宽民意收集渠道,创新采用 “线下+线上” 联动的工作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民意收集更加全面、高效。全年累计收集民意945条,实现处理落实945条,处理办结率高达100%,真正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饮用水水质问题,主席团迅速组织开展实地调研,积极协调各方资金,对供水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让村民喝上“放心水”,切实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三是参与信访化解,筑牢稳定“桥头堡”。信访工作作为洞察社情民意的前沿阵地,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一环。镇人大主席团充分认识到信访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投身信访化解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扎根群众、熟知基层情况的独特优势。为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镇人大主席团全力推动镇级社会治理中心、村社社会治理工作室规范化创建提升行动,精心构建 “1+5” 功能单元格局,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对矛盾纠纷、涉法涉访、警情诉源等各类信息的全面收集与精准掌握。截至目前,已成功摸排调解矛盾纠纷66起,有效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在探索信访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路径方面,创新建立 “五方联动” 调解机制,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成功化解各级积案13件,切实解决了一批长期困扰群众的信访难题。同时,人大代表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参与信访接待工作,与信访群众面对面交流,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为其提供专业的政策解读和法律帮助。代表们始终秉持中立、客观的立场,深入了解信访问题的来龙去脉,协助镇政府找准问题关键,为解决信访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