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三声三事”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 实践高地的“基层样板”
发布日期:2025-03-26 浏览次数: 字号:[ ]

近年来,诸暨市人大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积极探索和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路径,总结提升“枫桥式工作法”等基层创新经验,倾听“三声”,做好“三事”,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可触可及可感。

一是倾听群众“心声”,做好听民愿访民情的小事。深化拓展“两个联系”,架好新时代群众工作的“船”和“桥”,夯实人大工作民意基础。一是搭建平台,突出“群众主体”。围绕“常委会和机关为代表服务,代表为群众服务”,持续深化“局长·代表面对面”“我为民我履职我行动”等履职活动,去年全市2000余人次代表深入基层村社、走访身边企业,累计收集社情民意和意见建议900余条。二是拓宽渠道,丰富“履职载体”。以数字化改革助力升级履职平台,创设“民商直播间”“民品陈列室”“民生议事堂”三大功能模块,让人大代表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更直接、更有效地与群众面对面在线交流,实现形式多样化、功能融合化、运行标准化。三是广开言路,动员“宣传媒体”。以镜为媒、以事为笔,针对性开展联络站故事和代表履职风采宣传,大力宣传推广为民代言、为民履职的鲜活故事,共计81篇先进经验先后被中央、省、市级人大和媒体录用。

二是回应群众“呼声”,做好解民忧暖民心的难事。倾情倾力解决民忧,依法依规维护民利,增强人大履职的主动性。一是调研“寻方”,找准民生小切口。由常委会领导牵头成立专题调研组,分别围绕“布谷湖文旅资源”“‘一乡一品’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等课题开展调研,及时梳理形成调研报告,成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实用性的重要理论成果。二是改革“解难”,探索法治新路径。秉持“寓建议于监督、寓服务于履职”理念,出台并落实《关于司法、检察建议与代表建议衔接转化工作办法》,将多件司法建议转化为代表建议,在司法监督中更好发挥代表作用。三是实干“破局”,织密代表联系网。根据代表特长优势,优化提升行业产业特色人大代表联络室,构建“行业+专业”代表履职模式,帮助拓宽销售渠道、规范市场行为,有效解决产业问题64件,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达500余万元。

三是关注群众“掌声”,做好汇民智纳民意的要事。以民主促民生,用民生护民主,实现民主与民生的有机统一。聚焦聚力,抓好“建议办理”。围绕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完善代表建议“提好、办好”工作机制,健全代表建议“回头看”制度,以督促改、以改促办,确保代表建议的办理实效和满意率。同向同行,办好“主题活动”。聚焦重要领域、重点产业和重大民生项目,多措并举动推动“双岗建功”、营商环境“两员”等主题活动融会贯通,助推助力完善政府部门经济政策19条、民生政策31条,越来越多的人大“履职清单”成为了民生“幸福账单”。用心用情,做好“民生实事”。针对重要民生事项,通过建立办理情况满意度回访机制等形式,邀请人大代表参与调研视察、民主评议等全过程,切实提升民生实事的精度、厚度和力度,《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助力民生实事扎实推进》这一做法获得新华社点赞。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