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代表联络站故事丨4年时间盯出群众10幢房——诸暨市店口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居者有其屋”奔波不懈
发布日期:2019-10-25浏览次数:字号:[ ]

“指标是紧缺,可是住房也是个大问题,必须要解决的。”“危旧房不少,有没有好的政策?”近两年,在诸暨市店口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活动中,群众多次反映宅基地指标紧缺问题,应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考虑从其他途径加以整治。

对此,店口镇人大立即组织开展调研,确定各村危旧房数量及每年宅基地指标分配情况。经过多次调研及听取情况汇报,镇人大主席团建议,镇党委决定建造安置保障房。目前,施工图纸已完成设计,分房政策正在拟定。

事实上,危旧房问题由来已久,店口镇人大联络站一直在关注。早在2014年6月,店口镇人大联络站接待活动中,市人大代表冯利青收到群众关于 《牛皋社区存在较多危旧房 建议整村拆迁》的建议。为此,镇人大及镇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前往牛皋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并与该村人大代表和群众面对面沟通,深入了解相关情况。

实地调研后,镇人大主席团多次召开会议,邀请分管城建的副镇长及城建办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明确危旧房数量等情况摸排、危房鉴定、更深入的实地调研等三个方向,随后,镇政府相关办公室陆续开展相应工作。

经过多方协作,当年12月,牛皋社区整村拆迁安置小区开始动工,命名为牛皋小区,村名历史悠久,为纪念宋朝岳飞部将牛皋而设,有着深厚文化底蕴。总建筑面积10.72万平方米,共有单体10幢。截至2018年12月,牛皋小区516户安置房已全部分完。“这个建议我一直跟着,4年多了,终于画上了句号。”市人大代表冯利青说。

“高要求督办代表建议。办实办好代表建议是激发代表履职热情的内在要求。”店口镇人大主席黄茂光说,不论是联络站还是人代会以及闭会期间收集到的意见建议,镇人大主席团都会积极推动各项代表建议意见的办理落实,尽力协调督办,加大跟踪通报,从办件效率和办件质量两项指标上齐抓共进。做到事事有答复,件件有落实,切实维护代表权益,提高代表满意率。

除了建造安置保障房,店口镇还鼓励各村自建安置保障房。据了解,店口渔村危房住户较多,每年土地指标紧缺,渔村村民多次到代表联络站反映宅基地指标问题,镇人大为积极推动代表建议意见的办理落实,多次与国土部门对接协调,并向镇党委汇报,经过多次深入调研,最终确定在渔村建造安置保障房。

安置房主要为村内危房住户建造,建造资金由村民自筹和政府补贴两部分,村民出资占大部分,根据危房面积大小可以享受相应的优惠。

目前正是试点阶段,初步方案图已出。“接下去,镇人大也将组织人大代表对安置保障房施工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安置保障房质量及分配房子时做好公平、公正。”店口镇人大主席黄茂光说。

黄茂光介绍,店口镇人大联络站坚持采取“面联”与“网联”相结合的方式,将网络平台作为人大日常工作活动情况发布、接待日等活动通知及代表风采展示的主要渠道。同时,为方便群众上门,今年对代表联络站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切切实实为解决民生诉求提供更好的服务。

据了解,店口人大联络站还根据工作实际,将选民接待活动由原先每季度一次升级为每月一次。每次均有6至7名市镇两级代表参加接待活动,实现了与群众(选民)的“零距离”接触,最直接、最真实地了解群众(选民)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早在2014年,店口就在镇行政服务中心建成了人大代表联络站。由镇人大主席兼任联络站站长,镇人大副主席为副站长,同时配有2名专职联络员负责站内的日常事务及接待全镇17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的来访群众(选民)。

2018年人大联络站累计开展活动6次,参加代表43人次,接待群众68人,收集意见建议37条。另外,人代会及闭会期间意见建议47条。两者共84条建议,这些建议均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完毕,其中83条建议为满意或基本满意。

来源:绍兴市人大常委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